暑风吹满娑罗径,《华严》墨海探佛乘。阅古奚惭肉眼肉,偷闲却爱净域净。
前贤已往尘劫换,故纸初开墨香迸。译经人称晋法业,补经年记唐证圣。
清凉师疏微可参,金轮帝序秽堪屏。世界真从檐卜藏,光明定有兜罗映。
百年以前道琳出,万历之间宝阁盛。三吴文物借庄严,五载衣粮费千请。
好事当时各擅名,传观我辈尤生敬。寒山弟子赵宦光,笠坞学人文震孟。
松圆诗老钤记亲,雪峤禅师偈语证。余人半为祈功德,或者径欲逃名姓。
闲心无着即为安,公案已添毋乃病。此去中峰去住曾,此经异代迁流更。
十万文同龙树裒,七万字许宜官并。伊余白业久欲专,在家俗缘嗟未竟。
笔聚须弥徒尔为,墨量大海何能称。且领清甘饭后茶,稍闻疏寂花前磬。
重来牢记看经时,屡那白月当炎令。
幻居庵观明万历名人分写大方广佛华严经注释1:幻居庵,位于浙江杭州灵隐寺。
译文:我来到灵隐寺的幻居庵,观看了明朝万历年间由名人共同翻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
赏析:《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内容极为丰富,对后世的影响也极大。明朝万历年间,许多文人雅士都曾参与这部经典的翻译工作,他们不仅翻译了经文,还对其进行了注解和解说,使得《大方广佛华严经》得以更好地传播和普及。
暑风吹满娑罗径,《华严》墨海探佛乘。阅古奚惭肉眼肉,偷闲却爱净域净。
注释2:《华严经》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经典,其内容丰富,涉及到佛教的众多方面。在这里,作者通过“夏日炎热,娑罗树荫下行走”的描写来表达他对《华严经》的喜爱。同时,他提到自己阅读《华严经》时,并不感到惭愧,反而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佛性,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译文:炎热的夏季,我在娑罗树下漫步,心中思考着佛理。《华严经》中充满了智慧和真理,让人在其中找到了心灵的安宁。
赏析:《华严经》是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它的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宗教等多个领域。在这部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佛陀对于世间万物的深刻洞察和理解,以及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前贤已往尘劫换,故纸初开墨香迸。译经人称晋法业,补经年记唐证圣。
注释3:《华严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佛教经典,其中蕴含了许多深刻的哲理和思想。在这部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佛陀对于世间万物的深刻洞察和理解,以及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译文:古代的贤者已经过去了他们的尘世生活,而新的纸张刚刚被打开,散发出浓郁的墨香。翻译《华严经》的人被称为晋法业,而另一位补全《华严经》的僧人则被誉为唐证圣。
赏析: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僧人致力于翻译和解读佛教经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晋法业和唐证圣两位僧人。他们的翻译和解读工作对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清凉师疏微可参,金轮帝序秽堪屏。世界真从檐卜藏,光明定有兜罗映。
注释4:清凉师是指唐代的宗密大师,他是禅宗五祖之一,对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金轮帝则是印度的一位高僧,他的学说对后来的佛教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清凉宗密大师的讲解十分微妙,值得我们去仔细品味。而金轮帝所撰的《大乘起信论》虽然有些粗俗,但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文献。世界的真相隐藏在屋檐之下,光明必定在兜罗之中闪耀。
赏析:在佛教中,有许多关于世界本质和存在方式的探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清凉宗密大师和金轮帝的观点进行比较,表达了对世界本质的思考。
百年以前道琳出,万历之间宝阁盛。三吴文物借庄严,五载衣粮费千请。
注释5:道琳是唐朝的一位禅师,他在公元676年至680年期间出家修行。宝阁则是佛教寺庙的一种建筑形式。
译文:一百年前,有一位叫做道琳的禅师离开尘世,前往修行;而在万历年间,佛教寺庙的宝阁建造得非常壮观。三吴地区因为有了这些佛教寺庙而变得庄严起来,人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来修建这些寺庙。
赏析: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佛教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提到了道琳这位禅师和他的修行经历,以及宝阁作为佛教寺庙的建筑特点。
好事当时各擅名,传观我辈尤生敬。寒山弟子赵宦光,笠坞学人文震孟。
注释6:寒山是唐朝的一位禅师,他在公元670年至744年期间出家修行。赵宦光和文震孟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译文:在那个时候,许多好事之人都各自取得了名声,而我辈有幸能够看到他们的著作。寒山是他的弟子,而赵宦光和文震孟则是他的学生。
赏析: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进行了回顾和介绍。他们都是佛教界的重要人物,他们的事迹和成就都值得后人学习和尊敬。
松圆诗老钤记亲,雪峤禅师偈语证。余人半为祈功德,或者径欲逃名姓。
注释7:松圆诗老是指宋代的林逋,他是北宋时期的诗人、书画家。雪峤禅师是指明代的憨山德清禅师。
译文:松圆诗老亲手记录了自己的诗作和画卷,雪峤禅师则留下了自己的偈语作为证明。其他人多半是为了祈求功德才来到此地,也有的人则直接追求名利而不愿留下名字。
赏析: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和他们的成就进行了介绍和评价。他们都是佛教界的重要人物,他们的事迹和成就都值得后人学习和尊敬。
闲心无着即为安,公案已添毋乃病。此去中峰去住曾,此经异代迁流更。
注释8:中峰是禅宗的一种修行方式,指的是一种内心的修行状态。公案则是禅宗中的一些问题或观点。
译文:只要内心保持平静,就能感受到真正的安宁;对于禅宗公案的理解和解答已经足够了。无论去还是留,这都是一次修行的经历;这部《华严经》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版本和解释。
赏析: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表达了对内心平静和修行的看法。他认为只有内心真正平静下来才能感受到安宁,而对于禅宗公案的理解已经足够。此外,他还提到了去或留是一种修行的经历,以及不同的时代对《华严经》的不同解释。
十万文同龙树裒,七万字许宜官并。伊余白业久欲专,在家俗缘嗟未竟。
注释9:龙树是印度的一位哲学家和菩萨,他的学说对后来的佛教产生了深远影响。宜官则是唐代的一位僧人和学者。
译文:十万字的《华严经》已经被龙树整理完毕,而七万字的版本则需要继续完善。我已经很久没有专门研究《华严经》了,但仍然有一些世俗之事需要处理。
赏析: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自己的学术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他认为《华严经》是一部非常重要且深奥的经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解读。同时,他也提到了自己在家中的一些琐事需要处理。
笔聚须弥徒尔为,墨量大海何能称。且领清甘饭后茶,稍闻疏寂花前磬。
注释10:须弥是印度的一个神话中的大山,代表了世界的中心。海则是大海,代表着无尽的知识。清甘饭后茶表示清静的生活状态。疏寂花前磬则是佛教中的乐器,代表着宁静与祥和。
译文:将《华严经》聚集起来就像是须弥山一样庞大,但是用墨水来量度它的广度和深度却是远远不够的。暂且享受一下清茶带来的宁静和花香带来的清新吧。
赏析: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华严经》的描述来表达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他认为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欣赏和珍惜。同时,他也提到了清茶和花香带来的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