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走幽都,昂首始欲放。
翠色洒晴空,奔云掣奇状。
济源王屋来,澎赑谁能障。
挽强角大河,激箭出其上。
邑居固殷脤,表里实雄壮。
晋文启南阳,伯业乃高抗。
寇公昔剖符,日光耀甲仗。
长鲸十万崩,洛城气沮丧。
蔼郁桑枣阴,厜㕒雉堞向。
据鞍望黄华,揽古神犹王。
复忆屠沽豪,井里一相访。
崩褫指故墓,仿佛浊鹿城。
献帝辞天位,投间此吞声。
何知舜禹事,强饰揖让名。
幽囚结气惨,备恪假礼赢。
竟保天年殁,复土禅陵成。
敚攘心不愧,猜嫌意犹轻。
残忍肇寄奴,解绶无活情。
展转绝命祝,天家勿复生。
菟裘宁非幸,伤哉荣悴并。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描绘河内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慨和对人生命运的关注。

首句“河内太游走幽都”,描绘了河内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河内是黄河的内流区,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太行山脉位于河内附近,是古代的重要交通要道。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晋文公在南阳建立霸业等。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历史背景,为后面的内容铺垫了基础。

第二句“昂首始欲放”,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象。黄河从太行山中奔腾而出,水势浩大,仿佛要冲破一切束缚。诗人用“昂首”来形容黄河的气势,表达了他对黄河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接下来的三句话分别描绘了黄河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第三句“翠色洒晴空”,描绘了黄河两岸的绿树翠草,为天空增添了一抹生机。第四句“奔云掣奇状”,则将黄河比作一条巨龙,在天际穿梭,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最后一句“澎赑谁能障”,则表达了诗人对黄河力量的感叹,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前进的步伐。

接下来的句子则是描绘了黄河对周围城市的影响。第五句“济源王屋来”,提到了济源和王屋两座山,它们位于黄河的上游,为黄河提供了水源。第六句“澎赑谁能障”,再次强调了黄河的力量之大,无人能挡。

第七句“挽强角大河,激箭出其上”,则进一步描绘了黄河的水势。河水如同一匹骏马,奋力向前冲刺,其力量之大令人震撼。同时,诗人还提到了箭矢在黄河之上飞行的情景,展示了黄河的汹涌波涛。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对河内人民生活的描述。第九句“邑居固殷脤,表里实雄壮”,描绘了河内人民的安居乐业,他们的家园坚固而富饶。第十句“晋文启南阳,伯业乃高抗”,则提到了历史上的晋文公,他以卓越的才能和智慧开创了霸业。这两句分别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展现了河内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历史地位。

第十一句“寇公昔剖符,日光耀甲仗”,则提到了唐朝的一位名将李光弼。他曾在河内地区作战,为保卫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第十二句“长鲸十万崩,洛城气沮丧”,则描绘了李光弼英勇善战的形象。他率领十万大军冲锋陷阵,令敌军闻风丧胆。然而,最终他还是因功高震主而被贬谪到洛阳,这令洛阳城的百姓们感到十分失望。

第十三句“蔼郁桑枣阴,厜㕒雉堞向”,则描述了洛阳城的风貌。这里的桑枣树茂盛葱郁,形成了一片浓密的绿荫;而城墙上的雉堞则显得庄重威严。这两个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第十四句“据鞍望黄华,揽古神犹王”,则进一步描绘了洛阳城的氛围。诗人坐在马背上远眺黄华寺,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感觉。这座寺庙曾是古代帝王的游乐场所,如今依然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

第十五句“复忆屠沽豪,井里一相访”,则回忆了与洛阳城附近的屠夫、酒商交往的情况。这些商人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他们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智慧。诗人通过与他们交往,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贡献。

最后几句则转向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第十六句“崩褫指故墓,仿佛浊鹿城”,则描绘了诗人对自己墓地被破坏的悲痛之情。他的墓地原本是一座美丽的园林,如今却变成了一片废墟。这种变化让诗人感到无比痛心。

第十七句“献帝辞天位,投间此吞声”,则回忆起了历史上的一段往事。献帝曾被迫禅让皇位给曹丕,自己则选择了隐居山林。然而,当曹丕发动政变时,献帝却被迫屈服于现实。这一事件让诗人深感世事无常,也让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忧虑。

第十八句“何知舜禹事,强饰揖让名”,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他认为,舜和禹虽然都是贤明的君主,但他们的行为却并不符合真正的仁爱之道。他们表面上谦恭有礼,但实际上却是在虚伪地掩饰自己的野心。这种观点让诗人对历史人物产生了质疑。

第十九句“幽囚结气惨,备恪假礼赢”,则描绘了诗人自己在幽禁中的悲惨遭遇。他被囚禁在一个阴暗的地方,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然而,他却不得不装出一副谦卑的样子,以满足统治者的要求。这种无奈的处境让诗人感到无比悲哀。

第二十一句“竟保天年殁,复土禅陵成”,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看法。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应该珍惜每一个瞬间。因此,当他在生命的尽头时,他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够得到安息,并回到原来的土地上。这种对生命的态度让诗人感到豁达和坦然。

最后两句“敚攘心不愧,猜嫌意犹轻”,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性的思考。他认为人应该保持一颗真诚的心,不要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试图利用别人以达到自己目的的人。这种态度让诗人显得更加高尚和坚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