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林灯火接遥星,风送游人笑语声。
清露渐多知夜久,花间犹自有人行。
诗句释义:
疏林灯火接遥星:描绘了夜晚中,树林里稀疏的灯光与遥远的星星相接的景象。”疏林”指的是树木较为稀疏的地方,而”灯火”则指这些稀疏树梢上的灯光。这里的“接遥星”形容灯光虽小却能与星星相呼应,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浪漫的气息。
风送游人笑语声:描述了微风中传来游客的笑声和交谈声。“风送”形象地描绘了风的动态和声音的传播方式,使得远处的声音仿佛随风而来,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清露渐多知夜久:这句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露水逐渐增多,从而感受到夜晚的时长。”清露”指的是早晨或晚上空气中的水珠,”渐多”表示数量的增加,”夜久”则是时间的概念,暗示着夜晚持续了很长时间。这一句通过自然现象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漫长。
花间犹自有人行:这句话描绘了即使在夜晚,仍有人行走在花丛之间的情景。”花间”指的是花朵繁多、景色宜人的场所,”犹自”表示仍然存在的意思,”有人行”则直接说明了有人在夜间活动。这句话展现了夜晚的美丽和生机,以及人们在这种环境中的生活状态。
译文:
疏林中的灯火如同遥远的星辰般闪烁,风儿轻拂,带来了游人们的欢笑和谈话声。随着夜色渐深,露水增多,让人感受到了夜晚的漫长。即便在这样的夜晚,也有行人穿行于花丛之间,享受着夜晚的美景。
赏析:
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生动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对疏林灯火、风送笑语、清露渐多、夜长花间的细致观察,构建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这不仅展示了夜晚的自然美,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此外,诗中的意境深远,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感悟,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