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扑面莺乱啼,乐游原上烟萋萋。
野田棠梨红欲堕,远浦菰蒲绿未齐。
朝来雨歇山似沐,终南秀色云鬟低。
藓苔一径憩兰若,盘桓石磴风凄凄。
牡丹已残芍药吐,红栏碧槛僧寮西。
斋鱼粥鼓寂复寂,午鸡时一闻前溪。
危楼缥缈著青碧,俯视万罫扶耕犁。
杜陵祠屋在邻并,游客得句轩楹题。
开元天宝已陈迹,芙蓉鳷鹊残春泥。
第五桥边沽酒处,斜阳归路花骢嘶。
三月二十日游牛头寺
杨花扑面莺乱啼,乐游原上烟萋萋。野田棠梨红欲堕,远浦菰蒲绿未齐。朝来雨歇山似沐,终南秀色云鬟低。藓苔一径憩兰若,盘桓石磴风凄凄。牡丹已残芍药吐,红栏碧槛僧寮西。斋鱼粥鼓寂复寂,午鸡时一闻前溪。危楼缥缈著青碧,俯视万罫扶耕犁。杜陵祠屋在邻并,游客得句轩楹题。开元天宝已陈迹,芙蓉鳷鹊残春泥。第五桥边沽酒处,斜阳归路花骢嘶。
注释:
三月二十日,即三月二十日。
杨花扑面莺乱啼,乐游原上烟萋萋。 野田棠梨红欲堕,远浦菰蒲绿未齐。
朝来雨歇山似沐,终南秀色云鬟低。藓苔一径憩兰若,盘桓石磴风凄凄。
牡丹已残芍药吐,红栏碧槛僧寮西。斋鱼粥鼓寂复寂,午鸡时一闻前溪。
危楼缥缈著青碧,俯视万罫扶耕犁。杜陵祠屋在邻并,游客得句轩楹题。
开元天宝已陈迹,芙蓉鳷鹊残春泥。第五桥边沽酒处,斜阳归路花骢嘶。
赏析:
三月二十日是诗人游览牛头寺的日子,这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诗人的心情也异常愉快。诗的开篇“杨花扑面莺乱啼,乐游原上烟萋萋。”就描绘出了诗人眼前的美景。诗人站在乐游原上,看着杨花在空中飞舞,耳边听到鸟儿的叫声,心中充满了喜悦。而远处的乐游原上,烟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接下来“野田棠梨红欲堕,远浦菰蒲绿未齐”两句,诗人又转向了田野和河边的景象。野田里的棠梨已经快要凋谢了,而远处的河滩上,绿色的芦苇还没有长满。这两句诗既形象又生动地描绘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然后“朝来雨歇山似沐,终南秀色云鬟低。”两句,诗人又转向了天空和山峰。早晨的雨停了之后,山显得特别清新,就像被水洗过一样。而终南山的美丽景色,就像是女子的秀发一样,让人陶醉。
接着“藓苔一径憩兰若”,诗人又回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他走在一条小路上,看到路旁的苔藓,心中有一种宁静的感觉。而在这条小路上休息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寺庙,那是他的灵感来源。
“盘桓石磴风凄凄”,诗人继续在山路中前行,看到了一些石阶,风吹过石阶发出的声音,让人感到有些凄凉。
“牡丹已残芍药吐,红栏碧槛僧寮西。”这两句诗描绘出了春天的另一种景象。虽然牡丹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美丽,但芍药却在这个时候开放了。红色的栏杆和绿色的门槛,构成了一座和尚的小屋。
“斋鱼粥鼓寂复寂,午鸡时一闻前溪。”诗人继续在山上行走,听到了斋饭的鼓声和午鸡的叫声。这些声音在山间的回荡,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危楼缥缈著青碧,俯视万罫扶耕犁。”诗人又转向了山顶上的一座楼阁。这座楼阁在青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诗人从楼上向下看,看到了一片农田和农民正在耕作的场景。
“杜陵祠屋在邻并,游客得句轩楹题。”诗人来到了杜陵的祠堂。这座祠堂曾经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居住的地方,现在成为了一个游客的目的地。在这里,诗人看到了很多游客在写诗作文,他们的作品都挂在了轩窗楹柱上。
“开元天宝已陈迹,芙蓉鳷鹊残春泥。”诗人感叹着历史的变迁。开元天宝年间的繁华已经成了过去的记忆,而现在的春天里,只有芙蓉和鳷鹊还在苦苦挣扎。
最后“第五桥边沽酒处,斜阳归路花骢嘶。”诗人又回到了现实。他在第五桥边的一家酒馆里喝了一杯美酒,然后在斜阳下踏上了回家的路。在路上,他遇到了一匹花骢马,它嘶叫着跟在他的身边。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