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鸽声中起鹳鹅,羽林兵讵贵多多。
尚凭大树留冯异,莫怪明珠谤伏波。
落日平沙嘶铁骑,西风寒水渡银驼。
大裘万丈三军纩,黄竹于今总不歌。
【注释】
庚寅年秋天感伤。纵:任凭,放任。鹳鹅:即鹳雀,指秋高气爽之景。羽林:指羽林军,唐代禁卫军名。讵:难道。冯异:东汉开国功臣,封舞阳侯,后避汉光武帝讳改称阴氏。明珠:比喻贤才或才能杰出的人。伏波:指汉代名将马援,字文渊,南阳郡新野县(今属河南)人。黄竹于今:意谓黄竹不再用来制作乐器了。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是说:任凭秋风送爽,秋色宜人,纵有“鹤声”与“鹅声”,也比不上那“羽林兵”的雄壮威武。这两句写诗人对秋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接着,诗人又写道:“尚凭大树留冯异,莫怪明珠谤伏波。”这两句诗中,“大树”指的是大司马府的官署,冯异是东汉开国大将,被封为舞阳侯,因避光武帝刘秀的原名而改名阴异;伏波,是指汉代大将马援。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表示自己虽然在朝廷当官,但心中却想着国家大事,不能像冯、马那样为国建功立业。
第三句:“落日平沙嘶铁骑,西风寒水渡银驼。”这句诗的意思是:夕阳下的沙漠上战鼓阵阵,西风冷冽,水面上银白色的渡河驼铃叮咚作响。这两句诗写诗人看到眼前景象所发出的感叹。诗人以自己的感受来描写眼前的景物,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
最后两句:“大裘万丈三军纩,黄竹于今总不歌。”意思是说:现在军中的大裘已经厚厚一层,三军的士气高涨,再也用不着唱歌奏乐了。这里所说的“大裘”,指的是军装,因为当时军队穿的都是皮衣;“纩”,是指丝绵,这里借指士兵。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当前形势的乐观态度和对士兵的深情厚谊。
全诗通过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来抒发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了他关心时局,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