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落澎山翠影收,天然屹峙镇中流。
晓来蜃气侵人冷,夜半涛声入耳愁。
岛屿潆洄穷水际,帆樯浩荡挂云头。
登临极目沧波外,疑是洞庭一色秋。

澎湖秋兴

错落澎山翠影收,天然屹峙镇中流。

晓来蜃气侵人冷,夜半涛声入耳愁。

岛屿潆洄穷水际,帆樯浩荡挂云头。

登临极目沧波外,疑是洞庭一色秋。

注释:

错落:交错,重叠。

澎:指澎湖,地名,在台湾海峡中央。

屹峙:高耸直立。

晓来:天亮时。

蜃气: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反射和全反射等物理现象造成的自然现象。

穷水际:走到水边。

鹜樯:帆船,这里泛指船只。

沧波:大海。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澎湖(今台湾省澎湖群岛)游玩时所作。诗人通过对澎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喜爱之情。

首句“错落澎山翠影收”,描绘了澎湖山峦叠嶂、绿树成荫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次句“天然屹峙镇中流”,则表现了澎湖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像一座天然的屏障,守护着整个海峡的安全。第三句“晓来蜃气侵人冷”,描写了海市蜃楼在日出时分出现,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第四句“夜半涛声入耳愁”,则表现了海浪的声音在深夜里回荡,让人感到一种忧郁的情感。

接下来的四句诗,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澎湖的美景。第五句“岛屿潆洄穷水际”,形容澎湖岛群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第六句“帆樯浩荡挂云头”,则形容海上的帆船气势磅礴,威风凛凛。最后两句“登临极目沧波外,疑是洞庭一色秋”,则是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大海,感叹这片海域的美丽如同洞庭湖一样,令人心旷神怡。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澎湖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