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桧经雷劈,祠莲照水开。
容光能倒塔,有鹤不孤梅。
堤月穿桥过,僧船挂席回。
香车迎画舫,门入涌金来。
【注释】
偶意: 即《咏墓桧》。
墓桧: 指墓地旁的桧树。
雷劈: 形容桧树被雷击中,形象地比喻人的死。
祠莲: 指庙宇中供奉的莲花。
照水开: 形容莲蓬在水面上开放。
容光: 这里指人的仪容、仪表。
塔: 古时建于山上或高处以供佛祖居住之建筑物。
孤梅: 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独自开放。
堤月: 堤上月光洒下。
挂席: 指船夫在船上挂着帆席顺水上漂流。
香车: 用香料装饰的车。
画舫: 彩绘的船。
入: 进入。
【赏析】
《偶意》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咏墓桧起兴,以写寺莲终结,全篇构思精巧,意境高远,富有理趣,是其绝句中的佳作。
首句“墓桧经雷劈”,以墓桧为题,实寓深意,暗示了人生如草木同春,但因人有贵贱贤愚之分,所以不能同生,死后则更是天壤冰炭。而作者却以墓桧经雷之击,喻人之死。这一句看似平常,却暗藏深意。接着“祠莲照水开”一句,诗人又以莲花为象,寓意出人的生命虽短暂,但只要保持本心,就能在世间留下美好的印象。
第二句“容光能倒塔”一句,诗人以容光为喻,表达了自己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乐观的态度。而“鹤不孤梅”一句,则是诗人以鹤和梅为象,寓意出了人要有独立的精神,不被外界所影响。
末两句“堤月穿桥过,僧船挂席回”,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月光穿过小桥,映照在湖面上;而船夫们则在湖上荡漾着,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此诗以墓桧为题,实则寓言人生如草木同春,但因人有贵贱贤愚之分,所以不能同生,死后则更是天壤冰炭。而作者却以墓桧经雷之击,喻人之死。这一句看似平常,却暗藏深意。接着“祠莲照水开”一句,诗人又以莲花为象,寓意出人的生命虽短暂,但只要保持本心,就能在世间留下美好的印象。
第二句“容光能倒塔”一句,诗人以容光为喻,表达了自己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乐观的态度。而“鹤不孤梅”一句,则是诗人以鹤和梅为象,寓意出了人要有独立的精神,不被外界所影响。
末两句“堤月穿桥过,僧船挂席回”,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月光穿过小桥,映照在湖面上;而船夫们则在湖上荡漾着,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这首诗以墓桧为题,实则寓言人生如草木同春,但因人有贵贱贤愚之分,所以不能同生,死后则更是天壤冰炭。而作者却以墓桧经雷之击,喻人之死。这一句看似平常,却暗藏深意。接着“祠莲照水开”一句,诗人又以莲花为象,寓意出人的生命虽短暂,但只要保持本心,就能在世间留下美好的印象。
第二句“容光能倒塔”一句,诗人以容光为喻,表达了自己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乐观的态度。而“鹤不孤梅”一句,则是诗人以鹤和梅为象,寓意出了人要有独立的精神,不被外界所影响。
末两句“堤月穿桥过,僧船挂席回”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月光穿过小桥,映照在湖面上;而船夫们则在湖上荡漾着,享受着宁静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