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蕉窗雨,怀人五月秋。
江湖生远梦,琴筑在高楼。
促坐剪残烛,天涯共白头。
遥怜吟眺处,冷月不禁愁。
【诗句解读】
蔎林招集乳桐轩听雨怀堇蒲谢山:在蔎林聚集,邀请乳桐轩的客人一起倾听雨声,怀念堇蒲和谢山。
一夜蕉窗雨,怀人五月秋:一夜之间,蕉窗下滴下了细雨,心中怀想的人是五月里的人。
江湖生远梦,琴筑在高楼:江湖之遥,梦中飘渺,琴声萦绕在高楼之上。
促坐剪残烛,天涯共白头:催促着坐下,用残烛光来剪烛花,我们彼此相隔天涯,却共同度过了白发的年华。
遥怜吟眺处,冷月不禁愁:远远地欣赏着风景,冷清的月光让人不禁感伤起来。
【译文】
在蔎林召集朋友,邀请他们到乳桐轩一起欣赏雨景,怀念堇蒲和谢山。
一夜之间,蕉窗下洒下了细雨,心里想念的是五月里的人。
江湖遥远,我在梦中漂浮,琴声在高楼中回荡。
催促大家坐下,用残烛光来剪烛花,我们虽然天各一方,但共同度过白发的岁月。
我独自一人遥望远方的风景,冷冷的月光让我禁不住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听到了一场淅沥的雨声,勾起了他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选择了蔎林这个地点,邀请朋友们一起聆听雨的声音,感受那份独特的寂静与深沉。
诗的第一句“一夜蕉窗雨”,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夜幕降临,蕉窗外的雨滴如细针般轻轻敲打窗户,发出清脆的声音。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静谧和安详。
这种宁静并没有让诗人感到满足。相反,他的内心充满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因此,第二句“怀人五月秋”就应运而生。这里的“怀人”指的是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五月秋”则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转。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牵挂和不舍之情。
诗的第三句“江湖生远梦,琴筑在高楼”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身处江湖之中,心中却常常浮现出遥远的梦境。而在这漫长的夜晚,琴声悠扬地在高楼之上回荡,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心中的无尽思绪和无尽哀愁。
第四句“促坐剪残烛,天涯共白头”则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欢聚一堂的场景。他们在烛光的陪伴下,促膝长谈,分享着彼此的喜悦和悲伤。尽管身处天涯海角,但他们的心却始终紧紧相连。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最后一句“遥怜吟眺处,冷月不禁愁”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站在高高的楼台上,凝望着远方的风景,心中不禁涌起了一丝丝的忧愁。他深深地怜惜着这片景色,同时也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无奈。这一句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这首诗以细腻的文字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感慨。通过一系列的描绘和比喻,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了文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