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彩高悬崇礼门,肩舆云拥一城喧。
避人清道迎天使,引入藩宫礼更尊。
【注释】
崇礼:指唐代的长安城。即事,应景之作。崇礼门在长安城南,是皇城的正南门,皇帝出巡经常经过此门。肩舆:轿子。避人清道:避免引起人们的注意。避人,回避人们;清道,让路,避开行人的路。迎天使:迎接朝廷使节。藩宫:藩王府,即藩王的府邸。礼更尊:礼仪更为尊崇。
【赏析】
《即事》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秋天,诗人扈从东都洛阳至华州途中所作。当时诗人正在随唐玄宗东游,行经华州时写下了这首诗。
“结彩高悬崇礼门”,这是描写诗人在华州所见所闻。诗人首先描写的就是崇礼门外的热闹景象。崇礼门是长安城的南门,是出入京城的要道。这里用“结彩”形容装饰得十分华丽。
“肩舆云拥一城喧”。这两句是描写长安城内的盛况。诗人用“肩舆”代指帝王乘坐的轿子,而“云拥”则形容众多的人簇拥着肩舆的情景,可见人数之多,声势之大。
“避人清道迎天使”,这两句是描绘诗人在华州所见到的迎接朝廷使节的情况。这里的“避人”就是躲避众人,因为此时是朝圣的使者,所以人多眼杂,为了避嫌,只能躲避人群,走一条清净的小路以迎接朝廷使者。
“引入藩宫礼更尊”,这两句话写的是诗人进入藩王的府邸后所见的景象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想。在这里,诗中的“引入藩宫”指的是诗人被引荐到藩王的府邸中去了;而“礼更尊”则是说在这种特殊的场合下,诗人的地位也显得尊贵了许多。
这首诗通过对华州繁华场面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大唐盛世繁荣富强景象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