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界北有空城,西距阳关第六程。
雪满荒芜连野阔,春回林木带流清。
戍兵自古需屯策,柔远于今识虏情。
欲向轮台寻旧址,万山高耸一峰明。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于谦的作品。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内容,并附上注释、译文和赏析。
诗句释义:
- 吐蕃界北有空城:吐蕃(今天的西藏地区)边界以北有一个空荡荡的城池。吐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大的地方政权,其疆域大致在今天中国的西部和北部边缘。这里的“空城”意味着这个地方已经废弃不用了,可能是由于战争或政治原因。
- 西距阳关第六程:向西距离阳关有六程远。阳关位于今天的甘肃省敦煌市,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重要关口。这里的“第六程”可能是指从阳关出发到目的地的总路程数。
- 雪满荒芜连野阔:雪覆盖了荒芜的土地,与广阔的田野相连。这里的“雪满”形容的是积雪的景象,而“荒芜”则描绘了这片土地曾经的荒凉。
- 春回林木带流清:春天到来时,林木开始生长,带着清澈的溪流。这里的“春回”指的是春天的到来,而“林木带流清”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里大自然的美丽景象。
- 戍兵自古需屯策:自古以来,驻守边关的士兵需要制定战略计划。这里的“戍兵”指的是驻守边境的士兵,而“屯策”则是指制定战略计划。
- 柔远于今识虏情:如今对远方的少数民族要了解他们的情况和性格。这里的“柔远”指的是安抚远方的民族,而“识虏情”则是了解敌人的情况。
- 欲向轮台寻旧址:想要前往轮台去寻找旧日的遗址。轮台是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乌垒国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这里的“旧址”指的是过去的遗址或遗迹。
- 万山高耸一峰明:万山之中,只有一座山峰高耸入云,格外显眼。这里的“万山”形容的是山脉众多,而“一峰明”则是指在这些山峰中,只有一座山峰特别高耸,并且非常明亮。
译文:
吐蕃的边界北边有一座空城,西距阳关有六程的距离。
雪覆盖着荒芜的土地,与广阔的田野相连。
春天来临,林木开始生长,带着清澈的溪流。
自古以来,驻守边关的士兵需要制定战略计划。
如今对远方的少数民族要了解他们的情况和性格。
想要前往轮台去寻找旧日的遗址。
万山之中,只有一座山峰高耸入云,格外显眼。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地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边塞风光的向往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诗中的“空城”、“荒芜”、“雪”、“春回”、“林木带流清”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边塞风光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豪放的气概,又有细腻的情感,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