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级凌高顶,危栏未敢扶。
山从朝日出,云到大江无。
地势随吴转,涛声向海趋。
沧桑经几变,千古此浮图。

诗篇:

拾级凌高顶,危栏未敢扶。
山从朝日出,云到大江无。
地势随吴转,涛声向海趋。
沧桑经几变,千古此浮图。

译文:

一步步登上塔的顶部,我不敢伸手扶住栏杆。
群山随着朝阳一同升起,云雾缭绕在长江上空。
地形随着吴地的变迁而改变,波涛声朝着大海奔流而去。
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变化,这座古塔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注释:

  • 拾级凌高顶:一步步攀登至塔的最高点。
  • 危栏未敢扶:由于塔的高度和险峻,作者不敢轻易伸手尝试扶稳栏杆。
  • 山从朝日出:群山随着太阳的升起而逐渐出现。
  • 云到大江无:云雾在长江上空飘荡,似乎与长江融为一体。
  • 地势随吴转:地形随着吴地(苏州)的变化而改变。
  • 涛声向海趋:波涛的声音朝着大海方向流动。
  • 沧桑经几变:经历了多次的历史变迁。
  • 千古此浮图:这座古塔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成为了永恒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六和塔的过程和所见景色,以及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拾级凌高顶”,展现了诗人对高塔的向往和勇气。第二句“危栏未敢扶”,则表达了诗人面对高塔时的恐惧和谨慎。第三句“山从朝日出”,描绘了晨曦中群山的美丽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更迭。接下来的四句分别描述了云雾、地形、涛声和沧桑变化,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六和塔及其周围环境的壮丽和历史的厚重感。最后一句“千古此浮图”更是将六和塔与历史的长河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古塔永恒价值的认同和敬仰。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传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