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里烟光映水沙,穰穰妇子咏年华。
尖山泉引禾田腴,更绕芳洲种落花。

留题诸罗十一番社

柴里烟光映水沙,穰穰妇子咏年华。

尖山泉引禾田腴,更绕芳洲种落花。

注释:

  • 留题:留下题词,即题诗、作诗。在古代文人雅集中,诗人往往会留下自己创作的诗句,以供后人传诵和欣赏。
  • 诸罗:地名,今属山东省菏泽市。历史上有诸城、诸县,因而得名。
  • 十一番社:指诸罗地区每年举办的一次盛大的文化活动,称为“十一番”或“十一番社”。这里的“留题”指的是文人墨客留下的诗作。
  • 柴里:村庄名。
  • 烟光:烟雾缭绕的景色。
  • 禾田腴:肥沃的稻田。
  • 芳洲:美丽的湖泊或园林。
  • 落花:春天时飘落的花瓣。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与农耕文化的小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句“柴里烟光映水沙”,诗人以柴里的村庄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景色。柴里村位于水边,周围环绕着绿意盎然的水沙,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烟雾缭绕的景色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让人仿佛能听到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句“穰穰妇子咏年华”,诗人转而关注到村里的人们。他们忙碌的身影在田间劳作,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村庄。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自豪之情,仿佛在为一年辛勤的劳作而欢呼庆祝。这一句不仅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句“尖山泉引禾田腴”,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农田的景象。清澈的山泉沿着山坡流淌,灌溉着肥沃的稻田。泉水滋润着大地,使得稻谷长得更加茁壮。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也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期待与祝愿。同时,也暗示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重要性,以及他们为家乡的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最后一句“更绕芳洲种落花”,诗人的视线再次转向了周围的环境。在芳洲上,人们种植着各种美丽的花朵,使整个园林更加美丽迷人。这些花朵在风中摇曳生姿,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这不仅增加了园林的美感,也为村庄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这一句既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以田园风光为背景,通过对人物、自然景观等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世界。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感受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