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义驯良首打猫,我来三岁息喧嚣。
肩舆绝迹官音谙,踏月清歌度洞箫。
【注释】
诸罗:地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十一番社:指诸罗县的一个社名,以十一次为一社,每社有社主一人。慕义驯良首打猫:指诸罗的社主姓张,字子平,为人慕义而驯良。首打猫,即首先击掌称好之意。我来三岁息喧嚣:我在这里住了三年,不再听到嘈杂的喧哗声。肩舆绝迹官音谙:指官员们驾着轿子离去后,再也没有人谈论他们的声音了。踏月清歌度洞箫:指我独自在月光下歌唱,吹响洞箫。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到诸罗县访问,受到热情接待,并留题该县的十一番社的情景。
开头二句:“慕义驯良首打猫,我来三岁息喧嚣。”意思是说,慕义驯良、首打猫是诸罗县的社主,他待人以礼,因此我来到这里已经三年,这里再也没有听到嘈杂的喧闹声。诗的起句用倒装手法,先写社主,再写诗人的到来,最后写诗人的到来给社主和地方带来的影响。“三岁”,是夸张之词,言其时间之长久。
第三句:“肩舆绝迹官音谙。”意谓自从社主到任以来,再也听不到官府中传来的喧闹声了。“肩舆”是轿子的意思。这句诗表面上是在说社主治理得好,实际上却是在讽刺那些官僚。“官音谙”,意为官员们的谈笑声已听不到了。这是对前一句的补充说明。
第四句:“踏月清歌度洞箫。”是说诗人来到诸罗县以后,独自一人在皎洁如玉的月光下吟咏唱歌,吹起洞箫,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怀。这四句话,把诗人到诸罗县所见到的景致,所感受到的气氛,以及诗人的心情都表达出来了。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既写出了社主的良好形象,又表现了诗人对诸罗县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