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鸡欧欧天欲明,街头乱沸虾蟆更。轧轧纬萧竟通昔,纺砖滑汰无觚棱。
一升米,一尺布,斧冰作麋与儿哺,十指皲瘃裂如锯。

【注释】

欧欧:叫声。

轧轧:形容织布机的声息。纬萧:指织布用的纬线和经线,即丝缕。通昔:从前。

一升米:半升米,一斗米是两升米。

一尺布:古代的货币单位,长度约等于今天的1/4尺。

斧冰作糜(mi 糜):用斧头劈开冰做成肉糜。与儿哺:喂给儿女吃。

十指皲瘃裂如锯:十个指头冻裂了就像利刃一样。

【赏析】

《寒夜吟》是一首纪实性的诗,诗人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吴贞母在严寒中艰难度日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这位贤母的赞美之情。全诗情感深沉,细节生动,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首句“寒鸡欧欧天欲明”,以“寒鸡”为引子,形象地描绘了清晨时分的寒冷氛围。紧接着,“街头乱沸虾蟆更”一句,则通过“乱沸”一词,将街头的混乱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个意象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混乱的气氛。

接下来的诗句中,“轧轧纬萧竟通昔”,“轧轧”二字,既形容织布机的声响,又表现了织妇们勤劳劳作的场景。而“竟通昔”则意味着这种声音已经延续了很久很久,反映出织妇们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岗位的坚定意志。

尽管她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生活条件依然艰难。诗中写道:“纺砖滑汰无觚棱”,“纺砖”指的是纺车,而“滑汰”则暗示着其使用过程中的不便利之处。这里的“无觚棱”则形象地描绘出纺车的结构不合理,进一步凸显了织妇们生活的困苦。

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织妇们也没有放弃。她们为了家人能够吃饱穿暖,不惜用自己的双手去劈柴、做肉糜,甚至用斧头劈开冰来喂养儿女。这些细节描写,无不展现出她们无私的奉献精神。

最后一句“十指皲瘃裂如锯”,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将织妇们的手指冻得如同利刃一般,生动地描绘出她们在寒冷环境中忍受痛苦、坚韧不屈的形象。

这首诗通过对吴贞母艰苦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无私奉献精神的赞扬,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同时,这首诗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激励我们向那些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人们致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