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山苍苍衢水碧,四千年中一瑰硕。
东南已遍昆明灰,太末犹余丞相柏。
赣州祀自咸淳始,莲花一祠傍珂里。
血食当时已如此,况更百世月在水。
拱辰门外瓴甓荒,入城两徙钟楼旁。
先后郡守屡修葺,灵旗飒飒飘虚堂。
我来肃拜值兵后,祠孙零落祠摧垢。
丹雘群分清俸钱,蕉荔新酾石室酒。
神之来兮风穆清,如听琴韵声和平。
神之去兮动云幕,翩翩疑有横江鹤。
迎神送神我作歌,公傥被发来相过。
思公治郡妙宽猛,古今相去何其多。
三衢人士汲修绠,标表从公发深省。
爱直多应愧长官,孝弟真宜式乡井。
仁言利溥章疏醇,宽全君子排小人。
力为朝廷惜元气,岂以铁面矜龂龂。
十卷遗书后人守,梨枣修完垂不朽。
墓门更拟砻丰碑,重刻髯苏字如斗。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张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山峦苍翠如故,水波碧绿清澈,四千年中,只有赵清献公的祠堂才如此瑰奇壮丽。
东南地区已经遍布了昆明灰,太末县还有丞相柏的遗址。
赣州自咸淳年间开始祭祀赵清献公,而莲花一祠傍靠着珂里。
当时祭祀的人用血食,而现在更是在百世之后月色依旧照水,可见其历史的悠久。
拱辰门外曾经是砖砌的墙,入城后迁移到钟楼旁边。
郡守先后多次进行修建和整修,祭旗随风飘荡,在空无一人的殿堂中摇曳。
我来肃拜的时候,正值兵乱之后,祠堂已经破败不堪,残垣断壁满目疮痍。
祭品被分配给了众神,他们各自分得一份丰厚的俸禄,新酒在石室中酿造。
神仙驾到时风清气穆,仿佛能听见琴声的和谐与平和。
神仙离去时云雾四起,宛如横江之鹤翩翩起舞。
我为祭祀神灵写下了诗歌,希望赵公能披发而来与我相会。
治理郡政时,赵公擅长宽和严猛并用,古今之间的差异实在是太大了。
三衢地区的人们学习他的做法,标榜他的政绩从公出发进行深刻的省思。
喜欢正直的应当惭愧于做长官,孝顺、悌弟的人才是真正的典范。
他的言论仁爱,利于民众,文章疏朗醇厚,宽容大度,君子能够超越小人。
他极力保护朝廷的元气,不会因为一张铁面而斤斤计较。
十卷遗书由后人保存,这些书籍经过整理修完,将永远流传。
墓门还将重新刻制丰碑,重刻苏轼的文字就像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