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流真性,难忘白发亲。
年华花信短,才调玉台新。
珠佩杳如梦,锦囊空自春。
仙郎腰已瘦,披读更伤神。
【注释】
文字流真性,难忘白发亲:指诗人与沈竹斋太守夫人的深厚友情。文字流真性,指诗中流露出真挚的情感。
白发亲:指妻子的年纪已老。
年华花信短,才调玉台新:指妻子年华渐老,而自己才华却日益显露(这里暗指妻子年老体衰)。
珠佩杳如梦,锦囊空自春:用“明珠”和“锦囊”比喻珍贵的宝物,暗指妻子已经去世,留下的只有空寂无物的环境。
仙郎腰已瘦,披读更伤神:这里“仙郎”是指沈竹斋太守(沈德潜)的妻子沈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题写沈竹斋太守夫人慈晖馆的诗草时的序文。全诗以真挚的感情表达了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首句“文字流真性”,表明诗人写诗的目的是表达对亡妻深深的思念,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感情。
次句“难忘白发亲”,直接点明主题,说明诗人之所以写诗,是因为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这里的“白发亲”指的是妻子的年老。
第三句“年华花信短,才调玉台新”,进一步描绘了妻子的形象。这里用“花信”来形容妻子的年龄,用“玉台”来比喻妻子的气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赞美之情。
第四句“珠佩杳如梦,锦囊空自春”,以“珠佩”和“锦囊”比喻珍贵的宝物,暗示妻子已经去世,留下的只有空寂无物的环境。
第五句“仙郎腰已瘦,披读更伤神”,这里“仙郎”指的是沈竹斋太守的妻子沈氏。诗人通过“腰已瘦”这个细节,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深怀念之情。而“披读更伤神”,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悲伤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妻子的怀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亡妻深厚的感情和无尽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