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粲
庞书君女史惠赠纨扇诗以谢之 【注释】: 桐阴如水环阶清,秋云压住帘波平。 碧空飞下一轮月,虚堂飒飒凉风生。 是谁剪出齐纨洁,素影团圞傲霜雪。 半施彩笔半金针,烘出婵娟真丽绝。 扇中美人好容华,赠扇人亦娇如花。 海棠姿态梅风格,压倒群芳绝代夸。 感君宛转云情重,未曾识面先承宠。 一握绸缪寄合欢,携来直当瑶华奉。 招凉徙倚绿窗前,望断银河渺渺天。 寄语西风休报冷,秋凉忍向箧中捐。 【赏析】:
谢婉生姊赠兰 生平爱种梅与兰,梅花易种兰花难。 相思万斛消不得,惟馀清梦萦湘干。 凉风蓦地送香气,美人容谷来姗姗。 一枝亲向胆瓶供,对之喜动双眉端。 名花本推国香香,赠花人更余相欢。 忆从古梅林下别,遥通音问惟青鸾。 芳踪相隔心不隔,贻我秋佩清芬攒。 见花如见玉人面,无言常向妆台看。 注释: - 生平爱种梅与兰:指作者一生喜爱种植梅花和兰花。 - 相思万斛消不得:形容相思之情深重,难以消解。
【注释】 揖山:指登临高处,远眺。妆成:女子打扮好了才出来。珠帘:古代富贵人家的窗帘。 【赏析】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在秋日登楼远望,因担心秋天的景色来嘲笑他,所以不敢轻易卷起窗帘。全诗以“妆”字为线索,表现了作者渴望得到知音的心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孤独感和落寞感。 小楼一角敞雕檐,檐际岚光逼镜奁。 “小楼一角敞雕檐”,描写的是一座精巧的楼阁,楼角部分有雕花的檐口
【注释】 敬读慈亲绣馀遗稿:恭敬地阅读慈爱的父亲留下的诗稿。 挑镫细读绣馀诗,字字清新字字悲:在灯前细致地读着父亲留下的诗稿,每一句都清新脱俗,又充满悲凉之感。 多恐一缄红豆子,还从南雁寄相思:恐怕这封书信像红豆一样沉重,所以想通过鸿雁向南方传递我的思念之情。 【赏析】 《敬读慈亲绣馀遗稿》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父亲的诗词进行赞美与怀念,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敬爱。
【注释】 ①别燕:指送别燕子。燕子是候鸟,每年春分后从南飞往北,秋分后又从北返南,春天时飞到南方避暖,秋天时飞来北方过冬。所以人们常用“别燕”来形容春天的离别。②画梁:指屋梁上绘有彩色花纹的横梁。③淹留:久留。④西风:春风的反义词,秋风。⑤误认:把春天当成秋天。⑥杏花深处小红楼:指在杏花盛开之处有一座小楼。⑦小红楼:指女子居住的地方。⑧赏析:燕子每年春秋两季迁徙,而春天是燕子最活跃的时候
【注释】 文字流真性,难忘白发亲:指诗人与沈竹斋太守夫人的深厚友情。文字流真性,指诗中流露出真挚的情感。 白发亲:指妻子的年纪已老。 年华花信短,才调玉台新:指妻子年华渐老,而自己才华却日益显露(这里暗指妻子年老体衰)。 珠佩杳如梦,锦囊空自春:用“明珠”和“锦囊”比喻珍贵的宝物,暗指妻子已经去世,留下的只有空寂无物的环境。 仙郎腰已瘦,披读更伤神:这里“仙郎”是指沈竹斋太守(沈德潜)的妻子沈氏
【解析】 这是一首写月、焚香的七绝诗。“帘外月华明”,写夜深人静时,月光洒满帘外,清辉如水,照亮了幽暗的庭院,也照亮了诗人的心田。“焚香小坐清”,诗人在月光下焚香独坐,享受着宁静和清凉。“博山炉袅篆,缕缕是侬情”,诗人把博山炉中燃起的香烟比作自己的情思,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深夜里,明月从帘外洒进,照得院落一片明亮。我独自坐在窗前,默默地焚起香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作品。它描绘了七夕之夜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宝鸭香烧袅细烟,一弯眉月露婵娟。 这句诗描绘了七夕之夜,宝鸭(一种古代灯具)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烟雾袅袅。而那弯弯的明月如美人般娇美,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动人。这里的“婵娟”是指美丽的女子,用来形容明月。 愁心似草锄仍茁,病骨如花瘦自怜。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孤独。他的愁如同杂草一样顽强地生长
【注释】: 破山寺:位于江西宜黄县,唐代有名。铁云:作者友人张铁云的字。 琳宇:指寺院。琳,美玉;宇,屋宇。 携手恣幽寻:手拉着手,尽情地寻找。恣,纵情、尽情。 涧(jiàn):山涧水。 竹阴凉堕林:竹荫下,清凉的风声落在树林中。 烟云晴蔼蔼(ài):云雾缭绕,景色清丽。 钟磬昼沈沈(chén):寺庙里敲钟打磬的声音在白日里也显得低沉。沈,沉。 禅关:佛门的关口,借指寺庙。 憩(qì):休息。
注释: 刺绣:用针线在布帛上绣花。彩丝:五彩丝线。指女子结发之饰。女贞枝:木名,可作妇女之首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闺中少妇的刺绣。首两句写少妇在春日迟迟时,在窗前理着彩丝;三四句写绣鸳鸯不绣女贞枝。“春日正迟迟”是时间环境;“当窗理彩丝”是动作;“鸳鸯”是绣品,“慵不绣”是态度;“女贞枝”是绣品的内容。 这首诗描写了少妇在春日迟迟时,在窗前理着彩丝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