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凤孤飞去未还。刺桐花下掩朱关。旧巢秋冷碧云端。
金锁忏来曾此夕,玉箫吹到是何年。丹山梦在有无间。
《浣溪纱》是一首由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主李璟创作的词。下面是对这首词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 诗句解读:
- 彩凤孤飞去未还:彩凤独自飞翔,但未返回。这里的“去”字和“未还”表达了一种孤独和留恋的情感,仿佛彩凤在寻找它的伴侣或归宿。
- 刺桐花下掩朱关:在刺桐花盛开的地方,我掩藏了红色的门。这里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但同时也透露出主人的寂寞和忧伤。
- 旧巢秋冷碧云端:我曾在秋天的寒冷中,回到了那片碧绿的云端。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 译文对照:
- 彩凤孤飞去未还:彩色的凤凰独自飞翔,但尚未归回。
- 刺桐花下掩朱关:在刺桐花盛开的地方,我掩蔽了红色的门户。
- 旧巢秋冷碧云端:我曾在秋日的寒冷中,回到那片碧绿的云端。
- 金锁忏来曾此夕,玉箫吹到是何年:用金锁忏悔的时刻就在这夜晚,用玉箫吹奏的时光又是何时。
- 丹山梦在有无间:我在丹山的梦中,体验着有无之间。
- 赏析拓展:
- 词作背景:这首词可能是在南唐受到后周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李璟借小词寄托其彷徨无措的心情。
- 艺术手法:全词语言雅洁,感慨深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愁思与情感。
- 文化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男女之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爱情、国家命运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
这首《浣溪纱》不仅具有浓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更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影响。它不仅是南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