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山河已大殊,故园桑菊半荒芜。
茫茫天地为逋客,扰扰风尘自腐儒。
病骨平分秋岭瘦,臣心仍伴月轮孤。
有人劝我杯中趣,为问三闾肯醉无。

解析:

诗句释义:

  1. 故国山河已大殊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国土的怀念,暗示着国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昔日相比有了显著的不同。
  2. 故园桑菊半荒芜 - 描述了诗人在故土的家园中,桑树和菊花等自然景物已经变得荒芜,意味着他失去了往日的田园宁静。
  3. 茫茫天地为逋客 - 表达了诗人作为流放或逃避之人,感受到世界的广阔而自己却像漂泊无依的游子。
  4. 扰扰风尘自腐儒 - 反映了诗人在纷扰的尘世中感到自己的学识与行为显得格格不入,可能觉得自己未能完全适应世俗的生活。
  5. 病骨平分秋岭瘦 - 形容自己身体消瘦,如同秋天中的山岭一般。这可能隐喻了诗人因疾病而体弱多病的状态。
  6. 臣心仍伴月轮孤 - 表明尽管身处困境,诗人的心志依然高洁如月,没有随波逐流。
  7. 有人劝我杯中趣 - 这里可能指有人试图用饮酒来安慰诗人,但诗人对此并不接受或不感兴趣。
  8. 为问三闾肯醉无 - “三闾”指屈原,屈原被贬后投江自尽,此处可能是诗人反问自己,是否有机会像屈原那样以死明志,不被世俗所动。

译文:

在故土的山河之间,一切已发生巨大改变,故园的桑树和菊花已经荒芜。我仿佛是一个游荡的旅人,在无边的天空中感到孤独无助。在纷乱的尘世中,我感到自己的学问似乎无法与之匹配,身体也日渐消瘦。我的心志依旧高洁如明月般明亮,不为世俗所动摇。虽然有人试图用酒来慰藉,但我并不愿意接受。我想问你,屈原这样的贤者是否有勇气在世俗之中保持他的清白之志,最终选择自我牺牲。

赏析:

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面对国家变迁、个人困境和世俗压力时的内心感受。通过对故园、风尘、病体的描述以及对月和屈原的比喻,诗人展现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仍保持高洁情操的决心。整首诗情感深沉,透露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同时流露出对屈原悲剧命运的哀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