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古留清气,虚空一鉴磨。
晚花凉照影,秋水静无波。
不识圆时好,谁怜缺处多。
闲云如解得,莫向月前过。

望夜见月

亘古留清气,虚空一鉴磨。

晚花凉照影,秋水静无波。

不识圆时好,谁怜缺处多。

闲云如解得,莫向月前过。

译文:
自古以来,月光一直留存着清澈的气息,它像明镜一样映照出万物的轮廓。夕阳下,残败的花在月光下投下了长长的影子,水面平静如镜,没有一丝波澜。我们却无法理解为何圆形的月亮更加美好,反而那些残缺的月亮更令人怜惜。闲散的云朵仿佛能理解这些情感,不要在明亮的月光下出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月光、晚花、秋水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月亮的不同感受和理解。首句“亘古留清气”表达了月光自古至今都留存着清澈的气息,象征着月亮的永恒和纯净。接着,诗人用“虚空一鉴磨”来形容月亮在夜空中清晰可见的景象,如同明镜一般映照出万物的轮廓。这里的“磨”字,既形容了月光的明亮,也暗指月亮如磨石般坚硬而不失其本质。

第三句“晚花凉照影”,描绘了夕阳下花朵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凄凉。这里的“凉”字,传达了夜晚的凉爽以及花影在月光中的孤独感。最后两句“不识圆时好,谁怜缺处多”,则是诗人对月亮的不同形态所引发的情感体验。他感叹为什么完美的圆形月亮更让人喜爱,而残缺的月亮却更值得同情。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完美与残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闲云如解得,莫向月前过”,则是诗人对月亮的一种哲理性思考。他认为闲散的云朵能够理解这些情感,所以不要在明亮的月光下出现,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误会。这里的“如”字,既是比喻也是拟人的用法,使得云朵好像真的能理解人的情感一样。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独特见解和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