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头更漏息,残星耿耿江月黑。
摩肩掉臂争一门,渡口茫茫行不得。
何郎操楫近颓岸,客子棼如褰衣涉。
自云恰受十五人,过此一钱辞若直。
岂意廉贾出君辈,人生何者非贪墨。
昔闻江边拉渡客,不满百夫无行色。
公然劫夺入船来,何异对面为盗贼。
水痕欲上与船平,颠风扑面孤帆侧。
谁与习没是吴儿,千载含沙为鬼蜮。
今年长吏除弊政,篙工惴惴自投劾。
弃灰徒木令必行,以之正用亦有力。
我乘轻舟捷于鸟,霎到西兴未午食。
腐儒念国岂止此,百感频生无终极。
【赏析】
《晓发钱塘》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此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杭州钱塘江上船夫与客船之间的争渡,以及船夫、客船、船夫的老婆和旅客之间的相互欺诈和斗智斗勇的场景。
首句“望海楼头更漏息,残星耿耿江月黑。”点明时间是在夜里,船夫们在楼上望见海上的灯塔,听到更鼓声声,知道夜深人静,正是渡船的时候。“残星”二字,写出了夜已很深。“江月黑”三字,写出了天色漆黑,月光也显得幽暗。
第二句:“摩肩掉臂争一门,渡口茫茫行不得。”船夫们为了争夺渡口的乘客,你推我拉,你扯我拽,甚至拳打脚踢。渡口茫茫一片,没有船只,也没有行人,真是行不得。
第三句:“何郎操楫近颓岸,客子棼如褰衣涉。”船上的人正在争抢渡口时,一个男子却站在岸边准备划桨。“何郎”指船夫,“操楫”是指撑船。“颓岸”是说岸上石头很多,摇摇欲坠,所以叫“颓岸”。“客子”即船上的旅客,“棼如”形容人头发散乱的样子,像被风吹得乱七八糟一样。“褰衣”是说撩起衣服,表示要下水。这两句写出了争渡时船夫和旅客互相争斗的情况,同时也暗示了船夫和旅客都急于过河,争先恐后。
第四句:“自云恰受十五人,过此一钱辞若直。”这个男子说自己能撑船,正好可以容纳十五个人。如果过了这里,他就要收钱,每一分钱都像一根笔直的箭一样。“自云”是说这个人自称。“恰受”意思是正好可以容纳。“过此一钱”意思是经过这里的费用是一块钱。“辞若直”的意思是收费像箭一样直。这两句写船夫对船费的计算方法。
第五句:“岂意廉贾出君辈,人生何者非贪墨?”没想到这个船夫这么廉洁,比那些商人还要好,但是世界上还有哪个不是贪婪的呢?“廉贾”是廉洁的人。“廉贾出君辈”意思是说这个船夫像廉洁的人一样。“贪墨”是贪财的意思。这两句写船夫对贪官污吏的看法。
第六句:“昔闻江边拉渡客,不满百夫无行色。”以前听说在江边摆渡时,只要船夫人数不够,就不敢上路。“拉渡客”是指摆渡。“不满百夫”是指人数不足一百人。“无行色”是指没有行动的意思。这四句写渡船时的规矩和船夫们的规矩。
第七句:“公然劫夺入船来,何异对面为盗贼。”船夫公然抢劫旅客,这和面对面地成为盗贼有什么区别呢?“公然”意思是公开地。“劫夺”是强行夺取的意思。“面为”是指面对面地成为。“盗”在这里指的是强盗,因为强盗都是抢东西的,所以用“盗”字来代替。
第八句:“水痕欲上与船平,颠风扑面孤帆侧。”水面上的水痕好像要和船平齐了,狂风迎面扑来,使船帆倾斜。“水痕欲上”是指水痕好像要和船平齐了。“颠风”是猛烈的风。“孤帆”是单独的船帆。“侧”是偏的意思。这两句写船行途中遇到大风的情景。
第九句:“谁与习没是吴儿,千载含沙为鬼蜮。”谁能像熟悉水性的渔夫那样,潜入水中捞取沉船中的财物?千年来,这些含沙的暗礁就像鬼怪的巢穴一样。“习没”是熟悉水性。“含沙”是含有泥沙的意思。“鬼蜮”是传说中能吞食人的怪物。这两句写船行途中遇到险滩时的情景。
第十句:“今年长吏除弊政,篙工惴惴自投劾。”今年官府已经废除了弊端很多的政令,船工们因此非常害怕,纷纷自动辞职,去告官不力。“长吏”是地方长官。“篙工”是掌管船舵的人。“投劾”是辞职的意思。这两句写船工们因为官府废除弊政而感到害怕的情况。
第十一句:“弃灰徒木令必行,以之正用亦有力。”去年官府曾下令不准烧灰,现在既然必须执行,那也就没有什么力量了。“弃灰”“徒木”是两种命令。一种命令是不许烧灰;另一种命令是不许伐木。“以之正用”是指这两种禁令必须执行。“有”是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这两句写官府下令禁止烧灰伐木的情况。
第十二句:“我乘轻舟捷于鸟,霎到西兴未午食。”我乘着轻便的小船如同鸟儿一样快,很快就到了西兴还没有中午吃饭的时间。“轻舟”是指小船。“西兴”是地名。“未午食”是指还没有吃饭。这两句写船行很快到达目的地的情况。
末句:“腐儒念国岂止此,百感频生无终极。”一个只知道念国的腐儒,他的感慨还不止于此啊!由于心情复杂,使他百感交集,但终究不能改变现实。“念国”是怀念国家的意思。“腐儒”是指迂腐的书呆子。“百感频生无终极”意思是说由于心情复杂,使他百感交集,但终究不能改变现实。“无终极”是指不能结束的意思。这两句写作者因感慨万千而百感交集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