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公智勇皆殊绝,史传峥嵘识异才。
仓卒司农倒印去,笑谈刺史戴头来。
笏能击贼犹余恨,志在成仁誓不回。
此日荒祠馨俎豆,懦夫可立不须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明末清初的抗清战争中,对一位民族英雄的赞颂诗。全诗以“过段忠烈公祠”为题,歌颂了段氏家族世代忠诚于明朝、抗击清军的英雄事迹,抒发了诗人对这段历史的崇敬之情。
首句“段公智勇皆殊绝”,赞美的是段氏家族世代忠诚于明朝的民族精神,突出表现了他们英勇善战的智勇双全,这是对他们一生的概括,也是对其家族世代忠义的总结与肯定。
次句“史传峥嵘识异才”,是对段氏家族历史功绩的高度评价,也表明了诗人对段家世代忠义精神的崇敬和敬仰。
“仓卒司农倒印去,笑谈刺史戴头来。”这两句描绘的是段氏家族中一些英勇善战的人物,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无比,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国家,他们的事迹令人钦佩,令人感动。
第三句“笏能击贼犹余恨,志在成仁誓不回”,进一步歌颂了这些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他们用手中的笏板击败敌人,虽然身受重伤,但仍然坚持到底,誓死保卫国家,体现了他们坚定不移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最后一句“此日荒祠馨俎豆,懦夫可立不须哀”,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们的深深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那个时代的感慨和思考。诗人认为,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应该像英雄们那样勇敢地站起来,不屈不挠,永不放弃。
【译文】
段公智勇都超凡脱俗,史书记载其英伟非凡,有识之士都认识他。
仓卒间倒印而去,笑谈间刺史被俘,笏能击贼,余恨难尽,立志成仁,誓不回头。
今日荒祠祭奠英魂,懦夫亦可站直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