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若自来足光怪,丹邱浴日镕金霱。蒸郁恒旸阳用九,司天南正神明力。
十八重溪水漰腾,九十九峰山崱屴。鲁阳挥戈势当逐,巫尪自焚尤应殛。
炬牛燧象烂功勋,庶几赫怒彰天德。只今海宴无烽尘,不烦煅炼洪炉侧。
承平但愿风雨调,永息炎威静八极。
【注释】
①赤瓦:即红砖。歌有序,即《歌序》。海若:《山海经》中的神话生物,形状像鱼,生活在大海中。《山海经·大荒东经》:“海内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一角,其名曰‘俱良’。”足:指“海若”。自来足光怪:海若自有它的足迹和痕迹。光怪:指奇异的光彩。丹邱:古代神话中的山名,在昆仑山上。熔金霱(huò):熔化金子做成的器具。
②蒸郁:蒸腾。常旸:正常的太阳。用九:天数之数,指阳数九。南正:南方的主司。神明力:神的力量。司天:主管天的官吏。
③十八重溪水:指瀑布十八重。漰(zhui)腾:奔泻的样子。九十九峰:形容山峰之多。崱(jié)屴(lì):高耸的样子。
④鲁阳挥戈:指战国时鲁阳公与敌人战斗,战至日暮,阳光被鲁阳公挥舞的戈挡住,不使西斜,故称。势当逐:形势紧迫,必须赶走。巫尪(wánɡ):女巫。自焚:指巫尪自己纵火而死。尤应殛(jí),特别应该惩罚。
⑤炬牛燧象:指火炬和火把。烂功勋:烧毁了功绩。庶几:希望。赫怒:威武严厉的样子。彰天德:显示天的伟大德行。
⑥只今:现在。承平:太平时代。但愿:希望。风雨调:风调雨顺。永息炎威:永远停止炎热。八极:八方极远之地。
【赏析】
此诗是一首歌序体的歌咏之作,歌颂了南方主司的威严,赞美了南方主司的神威。
第一联“赤瓦歌有序”,点明诗歌主旨。“赤瓦”指的是红色砖瓦,这里泛指建筑。“歌有序”,说明这是一篇歌咏南方主司的赞歌。“海若自来足光怪,丹邱浴日镕金霱”,这两句是对南方主司的描绘。南方主司的形象既威严又神圣,它自有其独特的足迹和痕迹,它沐浴在阳光下,熔化金子做成器具,为人间造福。
第二联“十八重溪水漰腾,九十九峰山崱屴”,进一步描绘南方主司的景象。“十八重溪水”、“九十九峰”都是夸张手法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南方主司的崇敬之情。
第三联“鲁阳挥戈势当逐,巫尪自焚尤应殛”,是对南方主司形象的具体化。“鲁阳挥戈势当逐”,是指战国时期鲁阳公与敌作战,直至太阳西斜,他仍挥戈驱赶敌人的情景。这里比喻南方主司威武严正,不容侵犯。“巫尪自焚尤应殛”(巫尪:指巫师)。巫尪自焚是古人迷信的一种行为,意指巫师为了求得保佑或驱邪,不惜自我毁灭。这里强调南方主司的威严和神圣,不可冒犯。
第四联“炬牛燧象烂功勋,庶几赫怒彰天德”,是对南方主司功绩的赞美和颂扬。“炬牛燧象”,是指古代战争中使用的武器,这里借指南方主司的功绩。“烂功勋”,意味着这些功绩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间的道路。“庶几赫怒彰天德”,意思是说南方主司的威武严厉可以彰显天的伟岸德行。
结尾两句“只今海宴无烽尘,不烦煅炼洪炉侧”,是对当前和平局面的赞美。“海宴”指的是大海一样的宴席,这里比喻国家安定繁荣。“烽尘”指的是烽火狼烟,象征战争动荡。“煅炼洪炉侧”,是指不需要在南方主司身边进行炼火炼丹,也不必担心战争的发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和平局面的赞美和向往。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南方主司的描绘,展现了其威严、神圣的形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