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目棱棱遍体斑,蛇行也解曲回环。
如何生在沧溟里,偏喜身居清浊间。
虎穴掉头终不顾,龙门烧尾可知艰。
烹鲜更怪成何味,丛笑令人鄙百蛮。
诗句释义:
- 怒目棱棱遍体斑,蛇行也解曲回环。
- 怒目棱棱:形容眼睛怒视的样子,充满力量和威严。
- 遍体斑:全身布满斑点。
- 蛇行也解曲回环:像蛇那样曲折蜿蜒的游动。
- 如何生在沧溟里,偏喜身居清浊间。
- 沧溟:大海的意思,这里指广阔的水域。
- 清浊间:水中的清与浊之间。
- 虎穴掉头终不顾,龙门烧尾可知艰。
- 虎穴掉头:比喻危险的境地或困境中果断脱身。
- 龙门烧尾:比喻经过艰辛努力获得成功。
- 烹鲜更怪成何味,丛笑令人鄙百蛮。
- 烹鲜更怪:用来形容事物的味道奇特、不合常理。
- 丛笑令人鄙百蛮:周围的人们因此嘲笑百蛮之人。
译文:
怒目而视,全身遍布斑点,犹如蛇行般曲折蜿蜒。
为何能在大海中生长?我偏爱身在清浊之间。
即使面临危险也能毅然决然地逃脱,历经艰难才获得成功。
食物虽美味却怪异异常,众口难调令人鄙视百蛮之地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鮡鱼的生存状态和习性,展现了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和生存智慧。诗中通过对鮡鱼外貌特征的描述,引发读者对生命多样性的思考。同时,诗人通过对鮡鱼在大海中生活和在清浊间的选择,以及面对危机时能迅速逃脱的能力,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此外,诗中的“丛笑令人鄙百蛮”一句,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偏见和歧视的态度,强调了个体差异和社会包容的重要性。整首诗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又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