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峡如束,放舟还趁潮。
岛屿渐以远,仰视惟云霄。
天与水为一,远帆同秋毫。
极目杳无际,意气惨不骄。
问程藉指南,出海称人豪。
亚班揽篷索,上下等悬猱。
巨浪拍天起,比似桅樯高。
龙骨从上过,一落轻于毛。
远望峻岭矗,水沸山岳摇。
柁师噤不语,谓是鲲鱼尻。
喷沬散作雨,十里闻腥臊。
转瞬无所睹,但觉心旌愮。
晚霞日初落,星斗何迢迢。
夜黑青磷生,非鬼亦非妖。
焰焰千万点,谁将十斛抛。
此景洵奇绝,坐看过中宵。
鸡鸣天欲曙,华彩掀波涛。
天吴与紫凤,野火春风烧。
万顷荡金碧,蛟鼍争潜逃。
动心复駴目,快事倾醇醪。
幸逢圣御宇,海宴无飘飖。
生平见未见,恣意夸同曹。
得藉沧溟力,永静番俗嚣。
归将画蓬壶,游仙足解嘲。
笑语金华人,局蹐虚鸣镳。
三月二十五日渡海纪所见
诗句:海门峡如束,放舟还趁潮。
译文:海门峡如同被束住一样狭窄,我放舟回到潮水中。
注释:海门峡——地名,位于浙江舟山群岛东部,是著名的海上门户之一。
赏析:开篇描绘了海门峡的壮丽景象,通过“如束”二字,形象地表现了峡口的狭窄,同时“放舟还趁潮”表明诗人在潮水的帮助下顺利渡过了海峡。
诗句:岛屿渐以远,仰视惟云霄。
译文:岛屿逐渐变得遥远,只能抬头仰望天空。
注释:岛屿——这里指的是海岛或小岛。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在海上航行时,随着距离的增加,视野也逐渐开阔,从最初的近海景色转向了广阔的海洋和天际。
诗句:天与水为一,远帆同秋毫。
译文:天空与水面融为一体,远处的帆船与秋天的毫毛相比。
注释:天——此处指天空。
赏析:诗人用“天与水为一”来形容海天一色的景象,而“远帆同秋毫”则通过对比秋毫(极为细微)和远帆,强调了船只的渺小与浩渺海洋的辽阔。
诗句:极目杳无际,意气惨不骄。
译文:放眼望去无边无际,心情虽然有些沮丧但不骄傲。
注释:极目——极目远眺。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面对浩瀚海洋时的心境,尽管感到有些失落,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显得骄傲自满,而是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态。
诗句:问程藉指南,出海称人豪。
译文:询问路程依靠指南针,出海被称为英雄豪杰。
注释:问程——询问路程。
赏析:诗人通过询问如何使用指南针来确定位置,展现了他对航海技术的好奇和尊重。同时,“出海称人豪”则赞美了那些勇敢出海的人们,他们的英勇行为被视为值得赞扬的英雄。
诗句:亚班揽篷索,上下等悬猱。
译文:亚班抓住篷索,上下调校像猿猴。
注释:亚班——可能是指船员或者水手。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船员们在海上作业的场景,他们熟练地操作着篷索,动作协调一致,展现出了海上作业的专业性和默契。
诗句:巨浪拍天起,比似桅樯高。
译文:巨大的波浪拍打着天空而起,比桅杆还要高。
注释:巨浪——这里形容海浪非常大。
赏析: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海浪的威力与桅杆的高度相比较,生动地展现了大海的力量和壮观景象。
诗句:龙骨从上过,一落轻于毛。
译文:龙骨从上面经过,一落下就像是轻飘飘的羽毛。
注释:龙骨——这里泛指船体的一部分。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船只经过时的场景,通过比较龙骨的重量与羽毛的轻盈,进一步突出了大海的辽阔和船只的渺小。
诗句:远望峻岭矗,水沸山岳摇。
译文:远远望着高耸入云的山峰,水沸腾了山峦也在摇晃。
注释:峻岭——高大险峻的山峰。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山峰的形状和动态,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水沸腾了山岳摇”这一形象化的表达,也让人联想到了大海中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景象。
诗句:柁师噤不语,谓是鲲鱼尻。
译文:舵师沉默不语,说它是大鱼的尾巴。
注释:柁师——船长或舵手。
赏析:这句诗通过舵师的话语揭示了大海中的一种神秘现象,即大鱼的尾巴在海水中闪烁的光芒,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诗句:喷沬散作雨,十里闻腥臊。
译文:泡沫四处飞溅,像是下雨一般,十里之外都能闻到腥味。
注释:沫——此处指泡沫。
赏析: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海浪的壮观景象,通过“喷沬散作雨”形象地表达了海浪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同时,“十里闻腥臊”则进一步增加了场景的逼真感,让人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着大海的气息。
诗句:转瞬无所睹,但觉心旌愮。
译文:转眼之间什么都看不到了,只觉得心中充满了不安。
注释:旌——古代用于指挥军队的旗子,这里比喻心神不定。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观察大海时的内心感受,他虽然看到了眼前的美景,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内心的不安和焦虑。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诗句:晚霞日初落,星斗何迢迢。
译文:傍晚时分太阳刚刚落下,星星点点多么遥远。
注释:迢迢——形容星星的距离很远。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星空之美的赞美。同时,“星斗何迢迢”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夸张手法,将星星点缀的天空与遥远的目标进行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诗句:夜黑青磷生,非鬼亦非妖。
译文:夜晚一片漆黑,青磷光生,不是鬼也不是妖。
注释:青磷——一种发光的植物材料。
赏析: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场景,通过青磷光的存在,暗示了自然界中的神秘力量。同时,通过对“非鬼亦非妖”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超自然存在的认可和尊重,体现了他的开放心态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句:焰焰千万点,谁将十斛抛。
译文:千万颗火点闪耀,谁能将一斛抛洒。
注释:焰焰——火焰灿烂的样子。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火焰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壮观。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无数火焰比作千万颗闪亮的星星,生动地表达了他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同时,“谁能将一斛抛”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惊叹之情。
诗句:此景洵奇绝,坐看过中宵。
译文:这样的景色真是奇妙绝伦,坐着看了整个夜晚。
注释:洵——确实。
赏析:诗人用“奇绝”来形容眼前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这番景象的赞叹和欣赏。同时,“坐看”一词也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轻松愉悦。
诗句:鸡鸣天欲曙,华彩掀波涛。
译文:鸡鸣之时天将破晓,五彩斑斓的霞光犹如波澜壮阔的海浪。
注释:华彩——这里指朝霞。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清晨时分的美丽景象,通过鸡鸣声与霞光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同时,“华彩掀波涛”这一形象化的表达,也让人联想到了大海中波涛汹涌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诗句:天吴与紫凤,野火春风烧。
译文:天吴与紫凤,野火烧春风吹动大地。
注释:天吴——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或是高贵的事物。
紫凤——神话传说中的凤凰,也象征着高贵和美丽。
野火——这里指春天里的野火,象征着新生和活力。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代表着生机和希望。
赏析:诗人以神话传说中的生物为象征,描绘了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野火春风烧”这一形象化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了春天里万物复苏、充满活力的气息。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富有诗意,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