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程问澎湖,取道疑已远。
沿洄逾七更,花屿杳难辨。
金乌已西落,风微柁欲转。
黑沟惊狂澜,横洋畏屯蹇。
传闻弱水近,东去不复返。
岂必饱鱼腹,窃自轻轩冕。
藤縆数百尺,用试水深浅。
俄见白鸟飞,色喜定残喘。
澳岛三十六,卷石非绝巘。
潮势觉已平,欠伸求息偃。
收篷且寄泊,努力进餐饭。

诗句

  1. 计程问澎湖,取道疑已远。
  2. 沿洄逾七更,花屿杳难辨。
  3. 金乌已西落,风微柁欲转。
  4. 黑沟惊狂澜,横洋畏屯蹇。
  5. 传闻弱水近,东去不复返。
  6. 岂必饱鱼腹,窃自轻轩冕。
  7. 藤縆数百尺,用试水深浅。
  8. 俄见白鸟飞,色喜定残喘。
  9. 澳岛三十六,卷石非绝巘。
  10. 潮势觉已平,欠伸求息偃。
  11. 收篷且寄泊,努力进餐饭。

译文

我计划行程去询问澎湖,取道时却怀疑已经走远了。
沿着海岸回溯超过七个时辰,花屿显得模糊难以辨认。
太阳西沉,风微起舵要转向了。
黑沟中惊起狂涛巨澜,横洋处畏惧着困难险阻。
听说弱水离这里很近,向东前进不再回来。
哪里必要饱食鱼腹,私下里自轻轩冕。
藤縆有好几丈长,用来试验水的深浅。
突然看见白鸟飞翔,颜色喜人定下喘息。
在澳岛有三十六个岛屿,卷石不是绝顶山峰。
潮涌感觉已经平静,伸腰打哈欠求休息。
收起帆船暂且停泊,努力吃上一顿丰盛午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泊于澎湖的情景。诗中通过详细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花屿、弱水等意象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与自然的互动,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