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石头经廿四春,龙沙万里上鲲身。
棹声鞭影都圆梦,雪送花迎各助神。
斩断六根原是假,归来一笑却成真。
借观羲画尊麟笔,腐史于今有后尘。

【赏析】

道光三十年1850秋八月,林则徐在台湾府署评石头记成作七绝三章志喜。全诗以议论为主,兼以叙事,寓情于理。首章写作者读《石头记》有感;次章写自己“借阅”《红楼梦》的缘起;末章写自己对《红楼梦》的评价和对历史的态度。

一、首章写《石头记》是“说部”,不是“正史”,所以可以“借阅”。
二、“说石头经廿四春”一句,点明《石头记》是小说,不是正史。《石头记》中的故事,是虚构的。
三、“龙沙万里上鲲身”两句,写《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大观园的情景,是作者想象出来的。
四、“棹声鞭影都圆梦”两句,写“我”在梦中看到“红楼”中的景物。
五、“斩断六根原是假,归来一笑却成真”两句,是《石头记》中贾宝玉说的,意思是说:“我们这些人都是假人,只有佛家所说的‘空空色色’才是真的。”
六、“借阅羲画尊麟笔,腐史于今有后尘”两句,是作者自赞的话。他称赞《石头记》(即《红楼梦》)这部小说的价值很高,认为它是“正史”中“腐史”(即陈腐、不高明的史书)的后尘(指前车之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读《石头记》有感,以及自己对《红楼梦》的看法。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但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