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迥嚣尘寂不闻,棕鞋随兴踏苔纹。
羊肠径曲逶迤远,燕尾流斜左右分。
绝壑林扉疑蓄雨,深山岩穴尽巢云。
竹床置向泉根上,六月何曾暑气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及技巧的鉴赏和评价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抓住关键语句,把握诗歌主旨,结合题目要求分析作答即可。

“双溪庄题壁”的意思是:我来到双溪庄,在墙上题写诗句。

“地迥嚣尘寂不闻”的意思是:四周寂静无声,远离喧嚣尘世。

“棕鞋随兴踏苔纹”的意思是:我随意穿着草鞋,随意踩着青苔,随心所欲而行。

“羊肠径曲逶迤远”的意思是:曲折狭窄的山路弯弯曲曲延伸得很远。

“燕尾流斜左右分”的意思是:燕子飞过时,尾巴左右分开。

“绝壑林扉疑蓄雨”的意思是:深山中的林门仿佛是蓄积的雨水。

“深山岩穴尽巢云”的意思是:深深的山中岩石缝隙都长满了云雾。

“竹床置向泉根上”的意思是:把竹子制成的床放在泉水的旁边。

“六月何曾暑气薰”的意思是:到了六月,连暑气都不曾熏到我。

【答案】

双溪庄题壁

地迥嚣尘寂不闻,棕鞋随兴踏苔纹。

羊肠径曲逶迤远,燕尾流斜左右分。

绝壑林扉疑蓄雨,深山岩穴尽巢云。

竹床置向泉根上,六月何曾暑气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七言绝句。首联“地迥嚣尘寂不闻”,“地”字下得妙,写出了诗人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与红尘隔绝的境界。颔联描绘出一幅幽雅清旷的景色:“羊肠径曲逶迤远”,“羊肠”,形容小路弯曲;“逶迤”指山势起伏连绵。两句合在一起,既表现了诗人行至山中,所见道路曲折蜿蜒,也表现出诗人行走时的心情,他心情舒畅,无拘无束,任意漫步于山水之间。颈联写景如画:“燕尾流斜左右分”,“燕尾”即指柳叶的形状,此处用来形容溪边柳枝随风飘拂的样子;“流”字写出溪水的流动状态。两句合在一起,既写出了溪水清澈见底,也写出了溪边的柳色葱茏。尾联写景更妙:“竹床置向泉根上”,一个“置”字,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而“泉根”既是指泉水的源头,也暗指诗人所居之处。诗人在泉旁安顿了竹床,那潺潺的泉水声伴随着夜露的气息,使得诗人感到一种沁人心脾的舒适。“六月何曾暑气薰”,这一句既是写景,也是写情。诗人身处深山之中,即便到了六月,也感受不到暑气的侵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