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纵横遍虎豺,北来音耗听多乖。
螳螂讵信能当毂,虺蜴无端起祸阶。
嚼齿空存吞贼气,拊膺难遂报君怀。
可怜数郡遭荼毒,血肉为泥骨作柴。

【注释】

寒灯夜雨,独坐有感。赋成七首,以述懑怀

半壁纵横遍虎豺,北来音耗听多乖。

螳螂讵信能当毂,虺蜴无端起祸阶。

嚼齿空存吞贼气,拊膺难遂报君怀。

可怜数郡遭荼毒,血肉为泥骨作柴。

【赏析】

《咏史》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借古喻今,借咏史而抒愤懑,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对统治者的谴责。全诗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感情强烈,富有艺术感染力。

首句“寒灯夜雨,独坐有感”,直接点明题目中的“咏史”二字。这里,“独坐有感”并非真的在独自坐着,而是用典意指作者心中苦闷,难以排遣,于是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块垒之愁肠。

第二句“赋成七首,以述懑怀”,是说作者已经作了七篇赋文,用以表达他的愤懑之情。这里的“赋”字是指古代的一种文体,即辞赋,也就是后来的骈文、散文等。

接下来四句是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的描绘。其中,“半壁纵横遍虎豺”是指当时的政治环境十分恶劣,各种势力纷争不休,就像一只只凶猛的野兽在横行霸道。接着,“北来音耗听多乖”,则是说北方传来的消息大多不真实,让作者感到失望和困惑。

第五句“螳螂讵信能当毂”,则是指那些自以为能够阻挡车前的螳螂,实际上却被车前的车轮所碾过。这里,“讵信”是表示不相信的意思。通过这个比喻,作者批评了那些自高自大、妄自尊大的人,他们自以为了不起,却不知自己的狂妄只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第六句“虺蜴无端起祸阶”,则是说那些像蛇和蜥蜴一样狡猾、阴险的人,却不知道他们的阴谋会给国家带来灾难。这里的“虺蜴”是指蛇和蜥蜴两种动物,它们通常被视为邪恶的象征。通过这个比喻,作者进一步强调了那些阴险、狡诈之徒的危害。

第七句“嚼齿空存吞贼气,拊膺难遂报君怀”,则是指那些虽然有着雄心壮志,但却无法实现自己抱负的人。他们虽然咬紧牙关,表现出强大的气势,但最终却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这里的“拊膺”是表示悲痛欲绝的意思。通过这个比喻,作者表达了对于那些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人的同情和理解。

最后一句“可怜数郡遭荼毒,血肉为泥骨作柴”,则是对整个社会的控诉和悲叹。这里的“数郡”指的是多个地区,而“荼毒”则是形容社会遭受的苦难和折磨。通过这个比喻,作者表达了对于那个时代的深深忧虑和无奈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对统治者的谴责。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身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