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筇拾级向高坡,纵目情幽步不颇。
群巘如飞争拱寺,澄潭虽满不兴波。
林间樵径穿岩远,水上鱼家傍竹多。
我爱系船当夏夜,清钟萦榻月浮波。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携筇拾级向高坡:携带着手杖,一步步攀登上坡。“筇”是一种竹制的拐杖,“拾级”指的是一步一步地往上走。

  2. 纵目情幽步不颇:放眼望去,景色优美而幽静,每一步走得都很舒适。“颇”字在这里可能是指脚步轻快,与前面的“踏青”相呼应。

  3. 群巘如飞争拱寺:山峦众多,宛如飞翔的鸟儿争相环绕着寺庙。这里的“争拱”形象地描述了山峰环绕寺庙的场景。

  4. 澄潭虽满不兴波:清澈的潭水虽然满溢,却并不引起波澜。“虽满”意味着水位很高,但“不兴波”表明尽管水深,却没有激起涟漪。

  5. 林间樵径穿岩远:在树林之间,有一条樵夫行走的小路穿过岩石。“穿岩”指的是岩石间的小道。

  6. 水上鱼家傍竹多:在水面上,有许多渔民家的房屋靠近竹林。这里的“傍竹”描绘了渔民居住的地方靠近竹林的景象。

  7. 我爱系船当夏夜:我喜欢在夏季的夜晚把船系在岸边。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夏天夜晚和自然美景的喜爱。

  8. 清钟萦榻月浮波:晚上,我听到了寺庙里传来的清钟声,月光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萦”字在这里表示钟声回荡,“榻”可能是指床铺或者是某个地方,“浮波”则形容月光在水面上飘动的样子。

接下来是诗句的译文:

  • 携筇拾级向高坡,纵目情幽步不颇:我带着手杖一步步向上攀登,放眼望去,景色优美而幽静,每一步走得都很舒适。
  • 群巘如飞争拱寺:群山连绵起伏,如同展翅飞翔的鸟儿竞相环绕着寺庙。
  • 澄潭虽满不兴波:清澈的潭水虽然满溢,却并不引起波澜。
  • 林间樵径穿岩远:在树林之间,有一条樵夫行走的小路穿过岩石。
  • 水上鱼家傍竹多:在水面上,有许多渔民家的房屋靠近竹林。
  • 我爱系船当夏夜:我喜欢在夏季的夜晚把船系在岸边。
  • 清钟萦榻月浮波:晚上,我听到了寺庙里传来的清钟声,月光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了山峦、水流、林木等自然元素的和谐之美。诗中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而且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