竛竮修竹俯双荆,几道流泉下涧鸣。
暑雨乍晴虹未落,暝烟欲起日初平。
劳形仕宦输栖隐,适趣溪山惬性情。
自把纶竿歌款乃,布帆无恙晚风轻。
竮竮修竹俯双荆,几道流泉下涧鸣。
竮竮:高耸的样子。荆:指灌木或荆棘。
几道:指小溪的水流曲折之处。
鸣:水声。
暑雨乍晴虹未落,暝烟欲起日初平。
暑雨:夏天的雨。
霁(jì):云散天晴。
暝烟:傍晚的雾气。
欲:将要。
起:升起。
日初平:太阳刚刚升起。
劳形仕宦输栖隐,适趣溪山惬性情。
劳形:使身体劳累。
适趣:追求某种乐趣。
溪山:指山中清幽的景致。
惬:满足。
性情:本性和情趣。
自把纶竿歌款乃,布帆无恙晚风轻。
纶竿:钓鱼用的钓竿。
款:歌唱。
自把:自己拿着。
纶竿歌:以歌咏垂钓为乐。
纶竿:古代的一种钓具。
款:唱。
纶竿歌款乃:指边唱歌边垂钓。
布帆:用布做成的帆。
无恙:没有出事。
《诗经·邶风·击鼓》:“不我肯顾,不我肯顾。”
《诗·卫风·淇奥》:“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归”通“馈”,赠送。
《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诗·陈风·东门之池》:“彼美孟姜,可与百福。”
“姜”即指姜太公。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诗·卫风·硕鼠》:“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终不可谖”就是永远不能忘记的意思。
朱熹:《诗集传》卷三引郑玄笺:“言己志在归休,终不可忘也。”
苏轼:《东坡志林》卷五载:“今人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之句,盖用此意。”
苏轼:《前赤壁赋》序:“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前赤壁赋》序:“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苏轼:《赤壁赋》尾:“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尾:“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尾:“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末:“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苏轼:《赤壁赋》末:“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须臾一生,古今长矣、天地无穷。”
苏轼:《赤壁赋》末:“客行虽云乐,悲号却难闻。还乡必如愿,何必待来春?”。
苏轼:《赤壁赋》末:“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苏轼:《赤壁赋》末:“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末:“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末:“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苏轼:《赤壁赋》末:“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须臾一生,古今长矣、天地无穷。”
苏轼:《赤壁赋》末:“客行虽云乐,悲号却难闻。还乡必如愿,何必待来春?”。
苏轼:《赤壁赋》末:“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