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寒郊一望赊,西风吹过片帆斜。
橹声入港听非雁,枫影隔林疑是花。
积潦乍消空宿麦,荒村欲破散饥鸦。
可怜租税从何出,残岁流亡定几家。
诗句:两岸寒郊一望赊,西风吹过片帆斜。橹声入港听非雁,枫影隔林疑是花。积潦乍消空宿麦,荒村欲破散饥鸦。可怜租税从何出,残岁流亡定几家。
译文:诗人站在船上远眺两岸,寒风中江面显得辽阔而空旷,一片帆影在西风中摇摆不定。随着船儿慢慢靠岸,远处传来了橹声,似乎听到了归巢的雁群,但仔细一看却原来是岸边的枫树在秋风中摇曳,仿佛花朵盛开。水面上的积水突然消散,露出了底下的麦田,荒废的村庄里乌鸦盘旋,预示着村民们正面临着饥饿和困境。在这凄凉的景象中,诗人不禁感慨,不知这些农民的赋税从何而来,又有多少人家会因战乱而无家可归?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远眺时所见的景色和内心所感。首句“两岸寒郊一望赊”便勾勒出一副寒冷而空旷的江景图,通过“寒”“赊”这两个词,传达出了天气的严寒以及时间的流逝,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孤寂、悠长的氛围。接下来的“西风吹过片帆斜”,则通过描写船只与风力的互动,展现了江面上的动态美,同时“片帆斜”也暗示着诗人心中的某种无奈或惆怅。
诗中的自然景色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色彩。例如,“橹声入港听非雁,枫影隔林疑是花”,不仅描述了声音和影子的错觉,更通过这种错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对现实的无力感。“积潦乍消空宿麦,荒村欲破散饥鸦”,则进一步描绘了一幅荒凉的画面,麦田里的积水突然消失,象征着季节的变化,而荒废的村落和飞翔的饥鸦则揭示了战争和动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诗的最后两句,“可怜租税从何出,残岁流亡定几家”,则是对前文情景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农民生计困难的描绘,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担忧。这种由景及情的转变,使得整首诗歌不仅是一次单纯的视觉体验,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和思考。
《舟中远眺》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考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