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笛向晴川,波光满泛船。
潮来知海近,野阔觉天圆。
落日明番舶,秋风长木棉。
今宵黄歇浦,应共老龙眠。
【注释】
将至上海舟中作(将,将要;至:到了。上海,今属上海市)
吹笛向晴川(向:面对;晴川:晴空下的河流或湖面。这里指长江)
波光满泛船(泛:漂浮、浮动)。
潮来知海近(潮:江海潮汐;来:到来;知:知道;海近:靠近海)
野阔觉天圆(野:郊外平原,辽阔;觉:感到;天圆:天空广阔无垠)
落日明番舶(明:光亮;番舶:外商的船)
秋风长木棉(秋风:秋风起时;木棉:一种植物名)
黄歇浦(黄歇浦:古称“黄歇”,今称“黄浦”);应共老龙眠(应:应当;龙眠:龙王沉睡的地方)
【译文】
我吹着笛子面向晴空下波光粼粼的江河,江水泛舟,江面宽阔觉得天空格外高远。
潮声阵阵传来,我知道离海边不远了。
郊野辽阔,我感到天地浑然一体,就像天在脚下,地在地上。
夕阳西下,照耀着外国商人的船只,江风阵阵送来木棉花的清香气息。
今夜就要抵达黄歇浦口了,我们该与老龙王同眠了。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乘船由江南溯江而上,即将到达上海时所作。诗人在船上即景抒情,以江上风光为题材,描绘了一幅江上晚景图。诗的首联写“我”站在江边吹笛时所见之景:江上波平如镜,阳光洒在水面上闪烁发光。诗人置身其间,心情十分舒畅,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吹笛向晴川,波光满泛船。”这两句诗,把眼前江上景色和自己的愉悦心情融为一体,生动地刻画出了江上风光的美好画面。
颔联“潮来知海近,野阔觉天圆。”是写江行的感受。江水涨潮,潮头涌来,知道已到海边;野旷天蓝,无边无际,感到天更显得开阔。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内心的兴奋之情。
颈联“落日明番舶,秋风长木棉。”则描绘了江上行船所见之景:夕阳西坠,映红了外国商人的船帆。而当夜幕降临之时,一阵秋风送来了木棉树的香气。这两联诗,通过“落日明番舶”“秋风长木棉”等富有生活气息的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叹之情。
尾联“今宵黄歇浦,应共老龙眠。”是说今晚就要到达黄歇浦了,我们该与老龙王同眠了。这是全诗的最后两句话。它既表达了作者对这次旅程即将圆满结束的喜悦之情,同时又寄托了他对家乡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