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楹刻桷渐消磨,振起规模壮若何。
俎豆千秋森肃穆,宫墙万仞蔚嵯峨。
前徽渺渺遥相继,盛典煌煌肯放过。
奎阁聿新文庙焕,瀛壖善举独君多。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珍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注释:
- 丹楹刻桷:指的是庙宇的梁柱上装饰着红色,这是古代建筑常用的颜色。
- 振起规模:形容重建或新建的规模很大,很有气势。
- 俎豆千秋:俎(zuo)和豆(dòu)都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礼器,这里比喻祭祀活动历史悠久而庄严。
- 宫墙万仞:宫墙高耸入云,形容建筑高大雄伟。
- 前徽渺渺:前徽是指先祖的徽记、遗训,这里指先祖的教诲。
- 盛典煌煌:盛大的典礼光彩夺目。
- 奎阁聿新:奎(kuí)是星宿名,阁楼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类型,这里指新的阁楼。
- 瀛壖善举:瀛壖(yíng ruán)是古代对海的边缘地带的美称,这里指在海边进行的好行为。
译文:
红色的柱子,雕刻的横梁逐渐被岁月消磨,但新的规模却显得更加壮观。
千年以来,祭祀仪式庄重肃穆,宫殿的高墙巍峨壮丽。
先人的智慧远播,教诲绵延不绝,盛大的典礼光彩夺目。
新的阁楼矗立在文庙之中,海边的好行为只有你独树一帜。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台湾县学文庙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视。诗中的“振起规模”和“俎豆千秋”等词语,传达了对于传统文化的敬畏和赞美。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先人智慧和教诲的尊重,以及对好行为的赞赏。这种对于文化传统的重视和对于美好行为的推崇,体现了一种对于历史和现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