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斑初试麝才薰,尽日垂帘看篆文。
掠地清风吹不散,告天心事密难闻。
搏山垆暖春如海,沈水烟浓晓结云。
何处可容参一瓣,笔床砚匣总氤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全诗如下:
焚香
鹧斑初试麝才薰,尽日垂帘看篆文。
掠地清风吹不散,告天心事密难闻。
搏山垆暖春如海,沈水烟浓晓结云。
何处可容参一瓣,笔床砚匣总氤氲。
注释:
- 鹧斑:一种花,又名“鹧鸪斑”。
- 麝才薰:麝香刚刚被点燃。
- 篆文:指刻有各种文字符号的铜钱,这里可能是指香炉中燃烧的香料。
- 掠地清风:形容香气随风飘散,如同轻风掠过地面。
- 告天心事:向神灵倾诉自己的心事。
- 搏山垆:指用石头制成的炉子,可能是烧香的地方之一。
- 沈水烟浓:形容烟雾浓厚,像水一样深沉。
- 参一瓣:指在佛前许下心愿或祈求。
- 笔床砚匣:指的是书写用的文房四宝,即笔、床(砚台)、砚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香炉中香料燃烧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宗教仪式的虔诚态度以及内心的感受。诗句中的“鹧斑初试麝才薰”,不仅写出了香火的熏染之态,还透露出诗人对佛教仪式的重视。而“掠地清风吹不散,告天心事密难闻”则表达了香火的香气能够随风远播,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心中的烦恼和愿望难以言表,只能借助香火来传达。
诗中的“搏山垆暖春如海,沈水烟浓晓结云”,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香炉中的火焰和烟雾,给人以视觉和感官上的享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心境的宁静和超脱。最后两句“何处可容参一瓣?笔床砚匣总氤氲”,则是诗人在祈祷的同时,也不忘身边的文房四宝,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对宗教仪式的描述,又有对生活琐事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