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侵晓噪林鸦,行李萧萧正到家。
娇女不知须鬓改,误将衫袖拂霜华。
注释:
柴门被清晨的树林叫声吵醒,行李萧萧作响正到家门口。娇女不知道她的须鬓已经变白,却误将衣袖掠过霜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归家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和生活状态。
首句“柴门侵晓噪林鸦”,以清晨树林中的鸦鸟叫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这里的“柴门”指的是简陋的家门,“侵晓”则表明时间已经到了清晨时分。乌鸦在树枝上发出叫声,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这一细节不仅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还巧妙地暗示了诗人回家的时间。
次句“行李萧萧正到家”,诗人回家的步伐显得轻快而愉悦。这里的“行李萧萧”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携带物品回家的情景,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正到家”则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渴望,以及对即将见到家人的喜悦。
第三句“娇女不知须鬓改”,揭示了诗人回到家中后发现女儿变化的事实。这里的“娇女”指的是家中的娇小女儿,而“须鬓改”则表达了诗人对女儿容颜变化的感慨。这一转变让诗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最后一句“误将衫袖拂霜华”则是诗人对女儿天真无邪的赞美。这里的“衫袖”指的是女儿的衣物袖子,“拂霜华”则表达了她的动作轻盈而优雅。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画面感,还表达了诗人对女儿的喜爱和珍惜。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归家途中的场景。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和情感的表达,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家庭和亲人的深厚感情。此外,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生活的哲理,即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始终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