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侵罗幕,虫声近曲栏。
眼慵偏爱夜,身瘦早知寒。
霜虑山中重,衣愁马上单。
一镫相对卧,听彻五更残。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的赏析。此题注意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把握全诗内容及表达的感情;同时注意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注意分析概括能力。
“秋夜病中忆大儿”:秋夜在床病中,想起了我的儿子。“忆”,追思;“病中”,指重病在身,不能起床。“病中忆”点出病中,交代写作缘起。
“月影侵罗幕,虫声近曲栏”:月光透过窗纱,洒在室内。耳边传来了蟋蟀的叫声,好像它们就停在栏杆上。“虫声”是听觉形象,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声音,把蟋蟀的叫声人格化了。
“眼慵偏爱夜,身瘦早知寒”:眼睛不舒适,喜欢黑夜。身体已经消瘦,知道要变冷了。“眼慵”、“身瘦”是视觉和触觉的形象,“偏爱夜”和“早知寒”是感受的形象。这两句写诗人对夜晚的感受和体察,写出了自己的孤独寂寞。
“霜虑山中重,衣愁马上单”:担心山上的霜降,忧虑旅途的艰辛,衣服又薄又单,难以御寒。“霜”是视觉形象,“重”是感觉形象,“愁”是心理形象(或比喻),突出了诗人的孤苦无依。“衣愁”与上文“身瘦”相照应,都表现了诗人对艰苦环境的担忧。
“一镫相对卧,听彻五更残”:一盏油灯下,对着床榻,听着夜半鸡鸣声,直到天明。“一镫”指油灯,是视觉形象;“相对”是动词短语,是动作形象;“五更残”指夜深时分,是时间的形象。这几句写出了诗人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
【答案】
译文:
秋夜里,我在床上病中,想念儿子,看到月光透过窗纱,洒在室内,耳中传来蟋蟀的叫声,仿佛它们就停在栏杆上。
我的眼睛不舒服,喜欢黑夜。我的身体已经消瘦,知道要变冷了,我担心山上的霜降,忧虑旅途的艰辛,衣服又薄又单,难以御寒。
一盏油灯下,对着床榻,听着夜半鸡鸣声,直到天明。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小品。首联以写景入题,渲染出一种孤凄清寂的氛围。颔联写病中的所见所感。颈联则从身体写到衣被,从忧患写到孤独,笔力凝重,感情沉郁。尾联写夜半听鸡的情景,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全诗构思精巧别致,用语平淡含蓄,情感真挚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