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不肯系春光,返棹天台饯别觞。
青眼早深知己感,白头犹是爱才忙。
湖堤草色催新夏,驿路蝉声到夕阳。
愿得年年芳讯至,许教桃李附班行。

【注释】:

柳条:即柳枝。柳枝本无系春光之意,诗人却偏要系上,反衬出春天的短暂和美好。

返棹:回船。天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相传陶渊明曾隐居于此。饯别觞:饯行之酒。

青眼:指有情意的眼睛。

白头:指白发的老人。

湖堤:水边长着芦苇的堤岸。催新夏:催促夏天来临。新夏:初夏。

驿路:驿站旁的路。驿路蝉声:形容旅途的艰辛。到夕阳:到达夕阳西下时。

桃李:比喻学生。附班行:参加科举考试。

【译文】:

柳枝不肯系住春光归去,我回到天台为先生饯行。

我早就深深感激先生的厚爱,如今仍然忙着培养年轻人。

湖岸边的草色催促着夏日的到来,驿路旁边传来了夕阳下的蝉鸣。

希望每年的春光都能如期到来,让我的学生也能参加考试。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柳条肯系”是写自己不愿留住春天,因为春天一去不复返;次句“返棹”则表明诗人已经离开了吴门。第三、四句,从对方落墨。说“青眼”早识知己,而“白发”还忙教人,表现了对老师的一片赤子之情。第五、六句,由眼前景物转入想象,想象友人即将离去,他一定盼望着早日听到好消息。末句用典,以桃花李花喻学生,说明自己对他们的殷切期望。全诗语言平易,情真意切。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时写的。诗人用柳条不肯系春天,暗示了自己不能久留吴门,表达了诗人惜春的心情。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对老友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