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残镫烬夜凄凄,梦淡如烟去住迷。
斜月半溪人不见,忍寒小立板桥西。

【解析】

此诗是一首怀人之作。首句以“膏残镫烬夜”点出时间,渲染了清冷的气氛。次句“梦淡如烟”,则更增添了几分迷离。后两句写景,“斜月半溪”与上句相照应,而“人不见”则突出了诗人的孤寂之感。

【答案】

译文:夜深了,灯也燃尽了,一片凄清。梦中的情景模糊不清,像雾一样消散,我不知该往哪里去好。斜映在江面的月光,照亮半溪,人影已消失无踪。我独自立在板桥西,忍受着寒气。

赏析:“膏残镫烬夜凄凄”,一个“残”字,写出了夜色的清冷;一个“凄凄”二字,将作者的孤独凄凉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梦淡如烟”,既写出了梦境之虚幻、飘渺,又写出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无奈之情。“去住迷”,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迷茫感。“斜月半溪人不见”,“斜月”一词用得极为贴切,不仅衬托了夜色的清冷,而且暗含了诗人的孤寂之情。“忍寒小立板桥西”,这一句写出了诗人面对寒冷的夜晚,独自站在桥上,内心的孤寂和无助。

全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寒冷的夜晚独自站在板桥西的小路上,思念远方的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寂寞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