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植修篁昼影清,偏于清籁挟涛鸣。
砰訇劲夺萧萧响,琐碎中含潏潏声。
讵必松寮生远韵,若因茶灶起遥情。
三年油幕听来惯,午梦虚窗悄不惊。

【注释】

修篁:指竹子。篁,竹林。

偏于:偏得。清籁:清脆的琴声、箫声等。涛鸣:水波声。砰訇(pēn hōng)劲夺萧萧响:形容声音响亮有力。砰訇,形容声大。

琐碎(suǒ pò):细小而多。潏潏(yù yù)声:形容水声。潏,水激石的声音。

松寮( liáo):松树做的小屋。生远韵( yùn):指产生美妙的音韵。

茶灶:烧水做饭用的小铁锅。起遥情:引起遥远的情感。

油幕:指油布帐篷。听来惯:听起来习惯了。

午梦( mèn ):中午的梦。虚窗悄不惊:安静的窗户里听不到声响,使人不受惊醒。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抓住“竹”这一自然景观,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入手,描写了竹子的外形特征,以及它的声响特点。

首联写竹影。环植,环绕种植;修篁,长竹。昼影清:在白天阳光下的影子清晰明亮。偏于,偏得。清籁,这里指竹叶发出的沙沙响声。涛鸣:水波声。这两句写出了竹叶在阳光照射下的影子清晰明亮,同时,也突出了竹叶沙沙作响的特点。“偏于”一词,不仅突出竹子生长的环境与位置,而且表明了竹子生长环境的幽静。

颔联写竹的声响。砰訇,形容声音响亮有力。劲夺萧萧响,形容声音响亮有力,好像能够把周围的声音全部夺去一样。琐碎中含潏潏声,意思是细微的声音里面包含了很多种不同的声响,这些声响就像泉水一样流淌不息。这两句写出了竹子的声响特点,既突出了竹子生长的环境与位置,也表现了竹子的生长状态。“讵必松寮生远韵”,意思是说竹子生长的环境并不一定要像松树林那样幽静,只要有适宜的条件,也可以生长出美丽的竹子。“若因茶灶起遥情”,意思是说竹子的生长环境并不一定要像茶壶一样,但是只要生长在适合的地方,也能够生长出美丽的竹子。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颈联写竹子的形态特征。油幕,这里指油布帐篷。听来惯,听起来习惯了。午梦:中午的梦。虚窗悄不惊,意思是说在静谧的环境中,听到竹子的声响也不会被惊醒。这两句话描绘了诗人在欣赏竹子时的心境和感受,表现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

尾联写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三年油幕听来惯,意思是说已经听了三年的油布帐篷里的竹子声响,已经习惯了。午梦虚窗悄不惊,意思是说在安静的窗户里听着外面的竹子声响也不会被惊醒。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