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何年劈,穿岩水一湾。
前朝仙尹笔,遗刻断崖间。
石带寒泉润,苔皴古字斑。
清幽探不尽,日暮未知还。

诗句释义

  1. 浮渡石:描述一座漂浮在河上的石头,可能是指一块形状奇特或具有特殊意义的石头。
  2. 鬼斧何年劈:暗示这座石头的创造可能是由某种神秘的力量,如传说中的“鬼斧”所完成。
  3. 穿岩水一湾:描述了石头下方有水流经过,形成了一条河流,河水穿过岩石形成的洞穴。
  4. 前朝仙尹笔:这里的“前朝仙尹”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文人或者官员,他们的墨迹被刻在了石头上。
  5. 遗刻断崖间:表明这些文字是很久以前遗留下来的,被刻画在山崖之间,历经风雨仍然可见。
  6. 石带寒泉润:石头表面被泉水湿润,说明石头附近有水源。
  7. 苔皴古字斑:石头上的苔藓让古文字显得更加斑驳,增添了一种历史沉淀的感觉。
  8. 清幽探不尽:形容这个地方非常宁静和美丽,让人忍不住想要探索更多。
  9. 日暮未知还: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喜爱和不舍,希望能够再次探访。

译文

浮渡石,神秘的雕刻出自何年?
穿越岩石的流水,形成一湾美景。
前朝仙人的笔迹,镌刻在悬崖峭壁间。
石头被寒泉滋润,古字显现斑驳痕迹。
探寻这清幽之地,似乎永远也探不尽。
黄昏时分,不知能否再次返回此地。

赏析

这首诗以浮渡石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山水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与文化的独特魅力。
诗中的“浮渡石”形象地描绘了石头在水面上漂浮的景象,给人以奇特而神秘的印象。紧接着,通过对穿岩水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场景之中。
诗中的“前朝仙尹笔”一词,不仅点明了石头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通过这些历史的见证者,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世界。
全诗以对这片清幽之地的向往和不舍结束,使得整个意境更加深远而感人。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