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耳笙歌不厌频,红镫辉映百花茵。
龙涎香合鸳鸯梦,云母屏开锦绣春。
未识郎情多警怯,应怜妾意惯娇嗔。
鸡声似妒甘同梦,斜月疏星己向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缪公子新婚而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醉耳笙歌不厌频” —— 形容宴会上的音乐声音大,让人听了还想再听。
注释:笙歌(一种古代乐器),不厌(不厌倦)
第二句
“红镫辉映百花茵” —— 用红灯笼的光芒来衬托花地毯的美丽。
注释:红镫(红色的灯笼),百花茵(各种花卉铺设的地垫)
第三句
“龙涎香合鸳鸯梦” —— 使用龙涎香作为香料,与鸳鸯梦相配。
注释:龙涎香,珍贵的香料,通常与贵重、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鸳鸯梦,指夫妻之间的美好梦境。
第四句
“云母屏开锦绣春” —— 用云母屏风打开春天的美好景象。
注释:云母屏(云母制成的屏风),锦绣春(美丽的春天景色)
第五句
“未识郎情多警怯” —— 不知道丈夫的感情是否复杂多变。
注释:警怯(警觉而害怕),这里可能指丈夫的感情深沉而复杂。
第六句
“应怜妾意惯娇嗔” —— 应该怜悯我因习惯了娇羞发怒而变得温柔。
注释:娇嗔(娇气发怒),这里可能指妻子因为习惯了丈夫的爱护而变得温柔。
第七句
“鸡声似妒甘同梦” —— 鸡鸣声似乎嫉妒我的美梦,与我同入梦乡。
注释:鸡声(早晨的鸡叫声),似妒(好像在嫉妒),甘同梦(愿意和我一同做梦)
第八句
“斜月疏星己向晨” —— 斜月和稀疏的星星已经出现在清晨的天空中。
注释:己向晨(已经是清晨),这里的“己”可能是对时间的一种描述,表示已经过了某个时刻,即黎明时分。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新婚之夜的氛围。开头两句通过对音乐和光影的描述营造出欢乐祥和的气氛;随后的句子表达了新娘对于婚礼的喜悦以及对丈夫感情的担忧;最后两句则描绘了新娘对自己情感状态的认识以及对夜晚宁静美梦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传达了新婚之夜的温馨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