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竹引泉脉,因松作雨声。
乱云随我驻,孤月为谁行。
涧合双流急,岩窥一线明。
四山如睡觉,高处一峰晴。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山景的诗,作者通过描绘灵隐寺周围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首句“架竹引泉脉,因松作雨声。”以泉水为线索,写灵隐寺一带的秀美景色。“涧合双流急,岩窥一线明。”写涧水和岩石的美景。后四句写山中云雾、月色等景物。最后两句“四山如睡觉,高处一峰晴”点题,写出了山峰在云雾中的朦胧美,也写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译文:架起竹子引来的清泉水,顺着山势流淌;那松林间传来的阵阵雨声。乱云随着我停留不动,孤月伴着我行走。涧水合拢双流变得湍急,岩壁上的一线青光闪烁。四周的山峦如同睡去一样,只有山顶上还有一座山峰被月光照亮。
注释:①“架竹”句:用竹架成渠道引水入寺。②“因松”句:松林间传来阵阵雨声。③“乱云”句:指云朵在山谷中回旋飘荡。④“涧合”句:形容山涧水流湍急的样子。⑤“岩窥”句:形容岩石上的青苔透出一缕青光。⑥“四山”句:四周的山峦如同睡去一般。⑦“高处”句:形容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赏析:诗人从自然景观着笔,将灵隐山水之美写得淋漓尽致。首句先写水道,再写松声;中间两句写山中云雾和月色;后两句写山峦的远近高低和山峰之奇。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