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絮光阴萍满池,春风吹鬓白成丝。
明知生累翻悲死,难遣中年况近衰。
花竹每思初种日,江山重见独来时。
人间万事成追悔,地老天荒却怨谁。
这首诗是杜甫在公元76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春天离开成都草堂后,又回到成都草堂,重访旧居时写的。
“罢絮光阴萍满池”,意思是说,已经过了一年了。“罢絮”就是结束的意思,“萍满池”就是像浮萍一样布满池塘。“罢絮”指作者从四川奉诏回京。杜甫此时已由华州司功参军升为左拾遗。
“春风吹鬓白成丝。”这句是说自己的头发都白了。“春风吹鬓白”是说春天来了,风把头发吹得很白,而自己却不知道。“白发”是杜甫当时最愁苦的一件事。他本来头发就多,又加上忧心忡忡,所以到了晚年头发就白了,而且很快。“白成丝”,这是夸张的说法,说明他头发变白得很快。
这两句诗是诗人自叙其发之早白和岁月匆匆之感叹。
第三句:“明知生累翻悲死,难遣中年况近衰。”意思是:既然知道生命有这么多的烦恼、那么多的拖累(生累),那为什么还要悲伤死亡呢?更何况人到中年的时候,情况就更糟糕了。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第四句:“花竹每思初种日,江山重见独来时。”意思是:每当看到花花草草,我就会想起当初自己亲手种下它们的日子;每当看到壮丽的江山景色,我就会怀念当年一个人独自游览的情景。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留恋之情。
第五句:“人间万事成追悔,地老天荒却怨谁?”意思是:人间的事情无论多么美好或丑恶,最后都成为了追悔,就连天地也变得模糊不清,人们也不知道该怪罪谁了。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世间一切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衰老、生命短暂的感叹以及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留恋,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身世坎坷和命运多舛的无奈和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