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身通本春秋旨,海内从教索解人。
绝塞散存专制体,一廛今作幸生民。
少年慷慨犹摩剑,乱后光阴看转轮。
梦醒莫愁身世改,雪中一鸟已鸣春。

【注释】

国身:国家的命运。通本春秋旨:通达本义,领会《春秋》的深意。海内:天下。从教索解人:向有学问的人请教。绝塞:边关要塞。散存:散布流传。专制体:独断之体。幸生民:使百姓得生。少年慷慨犹摩剑:青年时胸怀大志,壮气凌云,犹似摩挲利剑。乱后光阴看转轮:混乱之后,人们又重新过起了日子。梦醒莫愁身世改:不要担心自己的身世地位会改变。雪中一鸟已鸣春:在雪地上看见一只鸟儿正在鸣叫,仿佛是春天来了。

【译文】

国家命运和《春秋》深意相通,天下人都来请教有学问的人。

边关要塞分散流传着专权之体,一个宅第如今却成了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

青年时期怀抱大志,壮气凌云,就像摩挲利剑一样。

乱世之后,人们重新过上了平静的日子,不要担心自己的身世地位会改变。

在雪地上看见一只鸟儿正在鸣叫,仿佛是春天已经来临了。

【赏析】

此诗作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诗人陈子言为避乱逃往秦州,途中与兰州友人相别而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对民众生活的关心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首联“国身通本春秋旨,海内从教索解人”,诗人将国家命运与《春秋》深意联系起来,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他认为,国家的前途取决于人民的意愿和行动,因此需要有知识的人来引导和教育人民。这里的“通本”指的是领悟《春秋》的本质,即《春秋》中所蕴含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诗人希望人们能够领悟这些深意,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颔联“绝塞散存专制体,一廛今作幸生民”,诗人描绘了边关要塞的景象,并表达了他的感慨。他认为,那些独断专行的人虽然占据了高位,但是却无法让百姓真正受益。相反,那些能够为民造福的人才能够真正得到人们的尊重和拥护。这里的“散存”指的是散布流传,即指那些独断专行的人所推行的政策和制度。而“一廛”则是指一个小小的住所,在这里用来比喻百姓的生活。诗人通过对这个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关注。

颈联“少年慷慨犹摩剑,乱后光阴看转轮”,诗人回忆了自己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以及乱世后的平静生活。他认为,年轻人应该胸怀大志,勇往直前,如同摩挲利剑一般。然而,乱世之后人们又重新过上了平静的生活,无需再为战争和动荡而担忧。这里的“转轮”指的是时间的轮回,即指乱世之后的和平与安宁。通过这个对比,诗人表达了他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尾联“梦醒莫愁身世改,雪中一鸟已鸣春”,诗人用雪中的一鸟鸣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他认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只要人们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乐观,就能够迎接新的开始和机遇。这里的“一鸟已鸣春”意味着春天即将到来,寓意着新的生机和希望。诗人通过对这个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这首诗通过描绘国家的命运、人民的苦难和个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担忧、对人民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