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来天津,一日课一诗。
出门泥没踝,岘屼窥天倪。
登高夜气静,得此晨风吹。
日光附大地,万象皆离披。
拓境无留影,一隙天所悲。
悚身伺其间,寸寸还自持。
百年太散漫,魂魄遂从之。
卓哉范长公,黯澹天人姿。
谈诗有馀地,割取晴空丝。
及门尽贤达,李子尤恢奇。
深谈破蒙翳,真气相因依。
悠悠人间世,扰扰长安儿。
道德偶中人,耳徇心为疲。
何哉寂寞中,获此真支离。
这首诗是诗人与范肯堂和李刚己的交往,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自我来天津,一日课一诗”这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来到天津后,每天都坚持写一首诗。这是对自己的生活态度的一种描绘,也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出门泥没踝,岘屼窥天倪”,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出门时的情景,泥水覆盖了脚踝,只能通过天边的云彩来观察天空。这是对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体验。
“登高夜气静,得此晨风吹”,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登高望远时,夜晚的宁静和清晨的微风。这是对诗人对生活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欣赏。
“日光附大地,万象皆离披”,这两句描绘了太阳照射在大地上,万物都显得支离破碎。这是对诗人对世界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再然后,“拓境无留影,一隙天所悲”,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拓展自己的视野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只有一丝悲伤。这是对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对世界的感慨。
“悚身伺其间,寸寸还自持”,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等待机会时,时刻保持警惕和专注。这是对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对机会的把握。
诗人通过对诗歌创作、自然景观、人生哲理等的描写和思考,展现了他独特的人生观和艺术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入思考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