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占一壑,事过如秋烟。
如何此亭名,千载惟公专。
后人惜古意,添筑屋数椽。
上结云作顶,下借石为阑。
渡叶宁知数,藏山无碍宽。
一朝搆兵火,瓦落如奔泉。
凄凄雾中眼,误作台城看。
此邦多丧乱,好春无百年。
幽草胜花时,此恨公能传。
我身如独树,不死常兀然。
不见绿阴底,破网蛛丝牵。
洁身远蚯蚁,那复计孤悬。

【注释】

1、半山亭:在江苏苏州市西南,是一处著名的游览胜地。

2、偶然占一壑:指偶然来到这座山中亭子。

3、事过如秋烟:事情过去就像烟雾一样消散了。

4、如何:为什么?

5、惟公专:只有你一个人专用。

6、添筑屋数椽:后人又加建了几间小屋。

7、下借石为阑:下面用石头作栏杆。

8、渡叶宁知数:渡口的树叶数不清。

9、藏山无碍宽:藏在山上没有妨碍。

10、一朝建构火:一夜之间战火纷飞。

11、凄凄雾中眼,误作台城看:凄凄的雾气笼罩着眼睛,我竟然误以为是在台城中。

12、此邦多丧乱,好春无百年:这个国家常常有战祸,美好的春天不能保持一百年。

13、幽草胜花时:幽静的野草胜过美丽的花草。

14、此恨公能传:这种遗憾只有你能传唱。

15、独树:一棵树。

16、兀然:孤独的样子。

17、不见绿阴底,破网蛛丝牵:看不见树荫底下,被破网的蜘蛛丝牵连住了。

18、洁身远蚯蚁,那复计孤悬:洁身自爱远离蚯蚓蚂蚁,还有什么值得考虑呢!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游半山亭的诗,作者通过描写半山亭周围的景物和自己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感情真挚,富有艺术感染力。
首联以写意的手法,表现诗人对半山亭的喜爱之情。颔联则表达了自己对半山亭名的偏爱以及千年流传不衰的历史渊源。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半山亭周围的环境,同时也表达了后人对古迹的保护和珍惜。尾联则是对历史沧桑巨变的感叹和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整首诗通过对半山亭周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