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惯损花,一雨泥中委。
托命本不长,春光能有几。
茕茕花下犬,见客垂两耳。
三年汝犹活,丧乱殊未已。
我作病鹤看,呼入竹林里。
竹林风露寒,不似卧花底。
注释:
晴日惯损花,一雨泥中委。
晴日下花儿被晒得枯萎,一下雨就落在泥土里。
托命本不长,春光能有几。
命运原本不长,春天的光辉又能持续多久呢?
茕茕花下犬,见客垂两耳。
孤独地在花丛中的狗,见到客人时垂下了耳朵。
三年汝犹活,丧乱殊未已。
你已经活了三年,战乱还没有停止。
我作病鹤看,呼入竹林里。
我像一只生病的鹤,呼唤你进入竹林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对友人在战乱中的担忧与关怀的诗。全诗以“园居杂诗”为题,通过描写园居生活的点点滴滴,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
首句“晴日惯损花,一雨泥中委。”描绘了晴日下花儿枯萎的情景,以及一场雨后泥土中花朵散落的场景。这两句既表现了自然景象的美丽,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愁。诗人用“惯”字形容花朵被日晒雨淋已经变得憔悴不堪,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状态的担忧。
颔联“托命本不长,春光能有几?”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感慨。诗人认为,人的寿命有限,而春天的时光更是短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命短暂的忧虑,以及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叹。
颈联“茕茕花下犬,见客垂两耳。”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只孤独的花树下的小狗,见到客人时会垂下两只耳朵。这既是对友人孤独处境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困境的同情和关心。诗人将狗的行为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感情,使诗句更加生动传神。
尾联“三年汝犹活,丧乱殊未已。”则是诗人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担忧和期盼。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坚强地活下去,不要因为战乱而丧生。这里的“汝”指的是友人,诗人通过呼唤友人的名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诗人也寄寓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希望能够看到战乱结束,和平安宁的到来。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人生活的观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之情。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质朴的语言,展示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