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百不适,合眼常昼眠。
忽惊檐雀语,恍如晓行天。
去年脱命处,黄河浩无边。
妇孺暂相保,惴惴亲狼烟。
谁知伤心事,转在生还年。
阶前众草靡,一树独兀然。
树叶覆我身,树根入黄泉。
黄泉我不见,根叶常牵连。
为报泉下人,吾衰不如前。
园居杂诗
我住的地方很偏僻,进门后感觉不舒适。
常常闭着眼睛睡觉,白天也难入眠。
忽然听到檐下的鸟叫声,好像清晨在行走。
想起去年逃离战乱的那个地方,黄河浩茫无际。
妇孺们暂时相依为命,心里惴惴不安担忧狼烟。
谁曾想到伤心的事情,现在却转到了回家年。
阶前草木已经枯萎,只有一棵树孤零零地矗立。
树叶遮盖着我的身体,树根扎进了黄泉之中。
黄泉之下看不到我的身影,但树根与叶子总是相连。
我想告诉泉下的人,我的衰老并不比从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作者在园居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生活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 入门百不适
- “入门百不适”:形容进入家门后感到不适应,可能因为环境、气候等原因。
- 合眼常昼眠
- “合眼常昼眠”:指长时间闭眼休息,白天也需要睡觉。可能反映了作者疲劳或者不适应新环境的状态。
- 忽惊檐雀语,恍如晓行天
- “忽惊檐雀语”:突然听到檐下麻雀的叫声,给人一种突然的惊喜或惊吓。
- “恍如晓行天”:好像是在早晨行走在天空中,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 去年脱命处,黄河浩无边
- “去年脱命处”:暗示了作者在过去一年中经历了危险或动荡的生活。
- “黄河浩无边”:用黄河来形容时间的广阔和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 妇孺暂相保,惴惴亲狼烟
- “妇孺暂相保”:表示在战乱时期,人们互相保护,共同面对困难。
- “惴惴亲狼烟”:担心战争带来的恐怖和灾难,表现出对未来的忧虑。
- 谁知伤心事,转在生还年
- “谁知伤心事”:表达了对过去不幸事件的感慨。
- “转在生还年”:虽然经历了悲伤,但仍然能够活着回到家乡过年,体现了坚韧和乐观的态度。
- 阶前众草靡,一树独兀然
- “阶前众草靡”:形容台阶前的草丛已经枯萎,没有了生机。
- “一树独兀然”:形容只有一棵树独自矗立在那里,象征着孤独和坚强。
- 树叶覆我身,树根入黄泉
- “树叶覆我身”:树叶覆盖在身上,给人一种被束缚的感觉。
- “树根入黄泉”:树根扎进了黄泉之中,比喻生命的终结。
- 黄泉我不见,根叶常牵连
- “黄泉我不见”:黄泉是指死亡之地,表示无法见到死亡。
- “根叶常牵连”:即使不在黄泉,但树根和叶子还是相互连接的,表达了一种超越生死的情感纽带。
- 为报泉下人,吾衰不如前
- “为报泉下人”:想要告诉那些在地下的人,自己的衰老并没有减少。
- “吾衰不如前”:表达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精神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