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申江路,轻舟乘夜过。
一镫一语静,两岸月明多。
到处皆烽火,潜行避网罗。
风声疑草木,数问夜如何。
夜过南渡桥
指点申江路,轻舟乘夜过。
一镫一语静,两岸月明多。
到处皆烽火,潜行避网罗。
风声疑草木,数问夜如何。
译文:
夜晚经过南渡桥,指引着通往申江的道路,轻快的小船在夜色中穿行。一盏灯火照亮了寂静的夜空,两岸的月光明亮照耀着大地。处处都是战火纷飞的景象,我悄悄行走以避开敌人的陷阱和罗网。风吹过的声音似乎草木在低语,我不禁好奇地问:“这夜晚究竟该如何度过?”
注释:
- 夜过南渡桥:夜晚经过南渡桥,指南渡桥夜景。
- 指点申江路:指引着通往申江的道路,申江是上海地区的一条河流。
- 轻舟乘夜过:轻快的小船在夜色中穿行,轻舟是指船上的小舟。
- 一镫一语静:一盏灯火照亮了寂静的夜空,一镫指灯芯,一语指声音。
- 两岸月明多:两岸的月光明亮照耀着大地,两岸指的是长江沿岸。
- 到处皆烽火:处处都是战火纷飞的景象,烽火通常用来形容战争的紧张氛围或警报。
- 潜行避网罗:悄悄行走以避开敌人的陷阱和罗网,潜行是指隐蔽地行动。
- 风声疑草木:风吹过的声音似乎草木在低语,疑草木形容声音如同自然界的草木发出的声音一样细微而难以分辨。
- 数问夜如何:我不禁好奇地问:“这夜晚究竟该如何度过?”数问表示多次询问或思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夜晚过江的场景的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夜晚过江的情景刻画得栩栩如生。首句“夜过南渡桥”点明了诗的主题,随后的诗句通过描绘灯光、月光、烽火等元素,展现了夜晚江上的美景与战争的残酷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最后一句“数问夜如何”,既表现了诗人对未知夜晚的好奇与担忧,也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无助的情感。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之情。